第119章 独占欲(第4/4页)

雷家村,鱼塘。

孙小九几个人在方启的指挥下,终于放好了隔网,开始投放虾苗。

他们这次分开养殖,这些虾苗占了一两个平方大小,很小的一块地方,权当是做实验。虾苗不值钱,但是以方启的抠门,他是不会浪费一分钱、一块水塘的,正是因为以前没有养殖虾苗的技术,因此才更加小心翼翼。

孙小九问道:“老方,这样养真的行吗?”

方启道:“从理论上说,可行。”

孙小九挠挠头,问:“那这些虾苗和鱼崽子都吃啥啊?也喂水草吗?”

方启扶了扶眼镜,十分自信道:“喂鲢鱼,和之前一样,搅碎了投喂。”

孙小九他们答应一声,去忙着干活了。

方启站在鱼塘边,仔细查看了刚刚投放的虾苗,隔网和繁育箱,确保它们在最初能得到足够的保护。他从书上看了很多,但只凭这些二手资料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以经验数据来扩充这些信息,以便于更好的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塑造下一步的实验规划——这一定就是雷东川给自己出的题目吧?

从刚开始试探养虾的时候,对方就已经对自己提出了挑战。

鳝鱼是第一个问题,而这些虾苗,才是跟进一步的问题。

他要想完成雷东川提出的所有问题,就必须采取不同的研究策略,他以前只会调查书本,而现在不同了,雷东川提供了鱼塘,让他可以亲身实验不同水域环境,以往所学都将会派上用场。

他还记得雷东川当初对他说的话,问他是不是没鱼塘,没钱。

他没钱。

雷东川说的对。

他缺的不是努力,而是可以努力的环境。

方启抬头看着这片鱼塘,目光坚定,他果然没有选错合作伙伴,雷东川是一个沉稳且做大事的人。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贫困,而闭口不谈钱;也因为自己对技术的执着,怕伤到自尊心,就用这样委婉“养虾苗”的方式暗示自己……这样的老大,他跟定了。

方启来雷家村大半个月,水产养殖十分有成效。

比起以往的放养状态,现在最起码能看出是正规养殖了,而且鱼塘里的数量明显翻倍提升,大鳝鱼还未看出成果,小鳝鱼的存活率大大升高。

八月初的一个午后,雷家老宅迎来了一位客人。

董玉秀带司机开车来了雷家老宅,她戴了一副茶色眼镜,看着和几年前变化不大,依旧是温婉秀美的容貌,头发披在肩上,穿了一身浅色荷叶边连衣裙,走进老宅的时候拎了不少礼物。

白子慕在庭院里画画,瞧见她来,高高兴兴跑过去抱着喊了一声妈妈。

董玉秀抬手摸了摸他的脸颊,笑道:“还记得我呀,我以为你在这里玩的太开心,都忘了要回家。”

白子慕挽着她胳膊,跟她很亲,走在前面一点点帮她探路:“妈妈,走这里,这边有石板会滑,你跟在我后面。”

董玉秀眼睛视力前两年又降低了一点,并不是很稳定,当时住院检查,医生分析了开刀治疗的情况,在听到可能有一点危险的时候,董玉秀就摇头拒绝了。她已经很珍惜现在,不会为了一点可能恢复视力的希望,冒着风险做手术,她养大白子慕,就要做小孩最大的依靠,不能也不舍得去冒险。

白子慕领着她去了堂屋,给她和司机都倒了茶水。

董玉秀一路上过来并不渴,只拉着白子慕的手,听小孩讲这段时间在乡下的趣事,有的时候会笑着应和,也会认真帮他想办法:“真的这么难吃吗?唔,不行我们换个办法,妈妈买些补钙的口服液给你喝好不好?”

白子慕道:“只是爷爷做的苦,雷哥哥做给我吃的就很好吃,我想先吃这个小饼。”

“好好,咱们先吃神奇小饼。”

聊了一阵之后,雷长寿就回来了。

老人在听到董玉秀是来接白子慕回家的时候,有些惊讶:“今年暑假不在这边了吗,怎么提前回去了呀?是不是贺大师那边不高兴了……”

董玉秀笑着摇头道:“没有,没有,子慕爷爷今年夏天去京城了,有个珠宝协会在筹办,他是元老之一,要去主持工作,走的时候还很不高兴呢,说是来不及赶回来参加子慕的开学仪式。”她抬手替小朋友整理了一下头发,手指梳拢过去,带着亲昵道:“我就是想孩子了,过来接他,回家陪我两天。”

雷长寿笑着点头:“那就好,你们什么时候回?我摘点蔬菜和瓜给你们带着。”

董玉秀推拒几次,雷长寿坚持给带上,也只能谢过他。

白子慕的暑假作业已经写完,收拾整齐了放在书包里,想了想还是把书包留下放在雷东川那个书包旁边——两个书包款式一样,只是一个干净整洁如新,另一个已经卷边,看起来都磨了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