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2页)

徐从义就成了负责打理东宫产业的管事,随着东宫的产业越来越发展壮大,他这个大管事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寒窗苦读多年,才能进士及第,进入朝堂。

虽然没能混成大权在握的重臣,但是能在之前那种混乱的朝局中屹立不倒,逐步升为三品大员,徐从义的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当年被排挤到东宫时,本以为自己被排挤到年仅三岁的太子身边,已经是个不小的打击。

让徐从义没有想到的是,更大的打击其实还在后面,太子竟然让他这个堂堂三品大员去给他开作坊、设门店,行商贾之事。

好在太子给的待遇极其优厚,让他开的作坊生产的是独家特色产品,利润极其丰厚的同时,产品还供不应求,生意特别兴盛,让徐从义得到莫大安慰。

如今九年过去,他在太子的授意下,开了一家又一家作坊,一家又一家酒楼客栈及门市。

手下管理着成千上万名员工,每日经手数以万贯计,乃至十数万贯计的钱财,让徐从义早忘了自己当初感到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不甘。

在他看来,太子生来就具慧眼,是他的伯乐,才能在小小年纪就一眼看出他是个商业奇才,更适合在商海叱咤风云。

至于官位停滞在三品,多年不得寸进,在徐从义看来,那压根就不算事。

世人常说升官发财,他虽没能升官,这些年给东宫产业做大管事,却让他发了大财,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那种。

身为太子最信重的近臣之一,徐从义非常清楚自家主子的厉害,随着太子日益长大,这份尊崇不减更增。

“拜见殿下!”

刚走到殿门外,就看到徐从义从旁边的偏殿里出来,迈入殿内的何殊抬手解下薄披风的同时,随口道。

“徐卿不必多礼,这趟巡查提前结束,可是明安那边出了什么问题?坐下说。”

“殿下请放心,那边一切都很正常,臣匆匆赶回,是为另一桩事。”

何殊接过宫人呈过来的茶盏,先放到刚坐下的徐从义面前。

“能让你如此慎重,看来事情不小啊。”

虽已多次受到这种近乎礼遇的招待,徐从义还是感到难以心安理得,诚惶诚恳的躬身谢过恩后,才回道。

“主要还是户部从我们这边支钱的事。”

说起此行正事,心存怨愤的徐从义就难免有些激动。

“户部的那群家伙也太不像话了,不管是根据官吏的任职年限,按相应比率承付其医药费用的支出,还是为贫困百姓免息借贷医药费用的决策,当初都是经过朝议共商通过的国策。”

“这部分支出,理该由国库支出才对,陛下也曾明确提出要设置相应款项,做专款专用,可是据臣得到的消息看,户部竟然打着全都让我们东宫垫付的主意。”

说着,徐从义示意他的副手打开自己带来的一口箱子,露出里摆放整齐的一摞摞账本。

东宫早就知道这件事,不知道的是对方胃口会这么大,竟敢将这部分支出都推到东宫这边,而且是各地都是。

所以徐从义在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后,才会这么愤怒,他随手拿起一本帐册翻开。

“您看,他们仗着殿下仁慈,这吃相也太难看了,我们东宫这些年带着户部赚了多少钱?他们还不知足,还要盯着我们东宫的私产。”

何殊随手翻看了几页,她的关注重点在另一方面。

“这些钱财支出可都清楚?可有派人一一核实?”

“殿下请放心,每一家申请人的情况,我们都曾派人核实过,这种关系到他们子孙后辈能否入学,以及考科举的大事,对所有涉事人的处罚也十分严厉,目前还没发现弄虚作假的现象。”

解释完,徐从义才想到自己匆匆赶回来的另一个重点原因。

“殿下,最过分的是,臣派人打听过,不管是我们东宫这前陆续为户部垫付的那些钱,还是这次付出去的钱,都花得没人知道,也就是说,我们东宫完全是在为得名得利的户部及花钱的各方做嫁衣。”

说起这些,徐从义就恼怒不已,他实在不甘心让东宫就这么被占去这么大的便宜,太子没能落下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