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报纸上的谩骂愈来愈烈。

胡西月写信来问她, “外界近来对这桩离婚的说法,越来越危言耸听,文人才子们都如同疯狗一般,追着你谩骂不休......知意你可曾后悔?”

可曾为不接受那桩厚道的离婚协议, 偏偏要到法院闹得满城风雨后悔?

可曾为不忍气吞声, 偏偏要撞个头破血流的, 登报骂文人薄情寡义, 捅了马蜂窝而后悔?

陈知意读懂了她的未竟之言, 这是在问她,满腔孤勇豁出去之后, 最后仍旧是落得个这么惨淡的下场, 她后不后悔?

或许当初她忍下了这口气,不把事情闹得这么大,那么说不定还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整日不得安宁, 报纸上铺天盖地的都是一片对她的骂声。

这其实是很难的, 当一个人所坚持的和整个社会背道而驰的时候, 意志稍微不坚定一点, 就很可能被这些“掌握了话语权的人”所洗脑。

所幸陈知意意志够坚定,她知道自己是正确的, 并且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做好了得不到什么好结果的准备。

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如此, 弱肉强食,话语权掌握在那群“进步青年”手上, “道理”就站在他们那边。

陈知意提笔给胡西月回信, 反问她们, “当初你出现在法庭上的时候,可曾后悔?”

“求仁得仁罢了。”

在法庭上辩了一场,辩赢了,最后得来的结果,却是报纸上对旧式女子的诋毁愈来愈重,你心里可曾为这次反抗后悔?

回信的时候,陈知意想到这句“求仁得仁”,她第一次对这个词印象深刻,还是在报社被当局威胁,丁思给她寄来的那封信里。

现在再想来,用到当日来声援她的胡西月等人身上,也很是恰当。

她们才是真正的一腔孤勇。

将回信交给刘嫂寄出去之后,陈知意继续开始整理这些日子,她翻译的那些理论著作。

其实有很多地方,她都拿不准用词,她上辈子毕竟不是学这方面的,只是在念本科的时候,上过这门选修课。

她正为一个用词斟酌,刘嫂却走了进来,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不大好意思的开口,“陈小姐,我儿子那边又有点事,你能不能?”

在刘嫂心里,这位陈小姐独自一人居住,和家里的关系又不好,刘嫂虽然不至于因为这点,真就有胆子欺负起了主家,但事情做起来到底是没一开始那么尽心了。

在她的思维里,或者说在这时候大多数人的思想里,独身女子一个人生活,没有个依靠,很多时候都是要遭人轻视的。

陈知意眉头皱了皱,“我记得你这个月,这已经是第三回 请假了吧?”

“这不是家里这段时间,大家都不凑手吗?”

刘嫂没想到她会这样问,之前的几次,不都是很爽快的就同意了吗?

因为这,她还和自己丈夫谈过这位陈小姐,夸了几句对方为人和善。

刘嫂丈夫是个做苦力的,听见她现在做的这家,是个独身有钱的年轻小姐后,倒是生出了一点想法。

一个女人,又没有夫家娘家依靠,家里没个男人,怎么能行呢?既然都已经找了刘嫂做家事,不如再把他也雇佣了。

这样他和刘嫂是夫妻,既能够相互照应,又能帮忙看院子,防着些专挑独身小姐下手的歹人。

刘嫂听了他丈夫这一番话之后,虽然觉得不大妥当,但转念一想,陈小姐这样一个人住着也不是个办法,有他们夫妻俩帮衬着也好,也就开始打算起了这个念头。

可如今,她这个念头都还没露出来,这位陈小姐就先打破了她的美梦。

陈知意雇佣人,本来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舒心些,现在刘嫂给她带来了好几次麻烦,她真有点不耐烦了。

她没有刘嫂的那些观念,不觉得自己一个女人独自生活有什么问题,说起话也非常的理直气壮,直接就提了要换个人,解雇刘嫂的意思。

“可是陈小姐,你一个女人一个人住,我又是在你这里做惯了的,再找人哪里有这么顺手?”

刘嫂这下是真的有些嗔目结舌了,想要说什么,但又表达不出来。

她想不通啊,这位陈小姐一个女人在外面住,怎么就不知道凡事该忍忍呢?

脾气这么烈,一点小事就要辞退人,她一个独身女人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底气?

“这和我一个女人一个人住,有什么关系?”陈知意放下了书,揉了揉太阳穴。

“可是,”刘嫂讷讷了几句,她还想着让她丈夫一起来帮衬着呢,她一个女人,没人依靠,在这世道上怎么活得下去?

陈知意没听完她后面的话,刘嫂虽然受限于文化水平,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思,但陈知意却是能看懂她眼里的意思的。

这种目光,她在萧家的时候,那位待她用心的张嫂,也常用这种目光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