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半块碑(第2/3页)

“大哥。”

曹谨行无奈道:“你忘了我差点被石摩柯摩顶?想想就恶心!跟这个比,我还是希望你快点,哪怕啥都不带也行。”

“哈哈!”

刘振远一笑。

其他三人也露出笑容。

没过一会儿,宴会筹备完毕,陈桧亲兵队长求见,恭恭敬敬地邀请五大太保赴庆功宴。

五人是宴会的主角,当然要给面子,同样赴宴的还有当夜参战的欧阳安、陈时、相邻两个县的军官以及后勤帮忙的黄方苓、李鬼手等。

大宴摆了近三十桌。

“宣府名厨到底不比京师,几位大人还请不要嫌弃。”陈桧笑道。

刘振远:“陈总督哪里话,荣幸之至。”

众人落座,随着陈桧一声开宴,府中仆妇们开始轮番端酒菜上桌,大宴开始了。

……

独石城在开宴会。

陈桧的加急文书也在此期间飞到了京城内阁值房,飞到了严嵩、徐阶、高拱等人的手中。

所有看到的人都懵了。

尤其那封情真意切、甘愿臣服的降书,更是让他们觉得是不是哪出了问题?

怎么突然之间就从剑拔弩张直接跨越到投降纳贡了?

等严嵩等人拿着文书送到嘉靖手上,连嘉靖自己都愣了一下。

他派刘振远过去,不过是气急了仇鸾,要刘振远把人“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再放诏狱让他生不如死!

没成想,无心插柳柳成荫,刘振远反而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很好。”

嘉靖心情立马好了不少,把文书扔给吕符,让他也看看,然后笑着对严嵩、徐阶等人道:

“信中说,俺答汗以黄金三十车、白银三百车、骏马三千匹献贡求封,你们以为如何?要不要给他这个脸?”

严嵩瞧着嘉靖脸色,正要先拍几句马屁,高拱是急脾气,他生怕这大好事让严嵩这个老不死三言两语破坏了,忙接道:“圣上,王者之待夷狄,来则勿拒啊!俺答既然有此心,不妨一试,倘若俺答反复,左不过再回到如今局面,可如果他能借此老实安分,那北方军费将大大削减!此,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高拱性情虽直,但是本身身为文渊阁大学士,也是绝顶聪明的人物,他提出的重点是军费。

而嘉靖最看重的就是钱。

这玩意多多益善!

果然,嘉靖一听立马松动了。

徐阶比较谨慎,沉吟道:“但……除了封号,还有互市,不开市,蒙古军民难以生存,那么此次投降意义就不大,怕只怕他欲壑难填,投降是假,借机休养生息为真……”

旁边吕符一听,想到了一点,紧跟着说道:“启禀主子,钦天监监正月前奏报,鞑靼最好的牧场丰州滩将有五年天灾,或许俺答投降,也有此等考量……”

这话一出,其他人都有点犹豫了。

难道真打算借机休养生息?

高拱有点着急,他是真不愿看到两国厮杀,忙道:“禀圣上,几位大人所虑甚是,但大可控制铁锅数量,鞑靼不事生产,只要不给耕犁、少给金属器具,他们也难成气候!此等机会难得,若成,则北方再无战事,军民同欢!还望圣上恩准。”

高拱拜了下去。

高拱情真意切,说的也有道理。

其他人不再多说。

玉熙宫一片安静。

只有嘉靖手指轻敲扶手的声音。

“拟旨。”

其他人也拜了下去。

“着,封俺答为‘顺义王’,其弟昆都力哈、其子黄台吉为都督同知,其余子侄部下由内阁拟定。

授俺答镀金银印,余者颁敕书,按官阶分等赐赏。

另于大同、宣府、山西、陕西、宁夏五镇开马市,铁锅五百口为限,严禁农具,其他细则你们去研究吧。”

“臣等遵旨。”

众人领命。

其中以高拱最为激动,等他们退出玉熙宫,嘉靖拿出了另一张纸,上面是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事无巨细,全写在了上面。

嘉靖笑了笑:“吕符,朕记得蓝道行说老十三是福祸相依之相?”

吕符也笑了:“是。”

“有点意思。”

嘉靖打量着纸上的内容,说道:“他受的祸是不少,更险些中了石摩柯妖法,如此卖力,又立了大功,那咱们给他点福吧。”

吕符一愣:“圣上的意思是……”

嘉靖道:“他不是喜欢练功吗?等他回来,剩下的两天加到十天,再赏他进神兵阁地下第六层,看看那半块天书碑,说不定他能悟出什么绝学也说不定。”

天书碑是世间神物!

皇室一共一块半,整块的就在玉熙宫里,另外半块则封存在镇抚司秘库,只赏给立有大功的人观看。

曹谨行资历很浅,但累功不小,勉强够资格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