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郑王头疼

虽然这群老家来的人声音洪亮, 体格健壮,但郑小白还是有些担心,直接把人领去了医馆。

医者倒是很淡定, 安慰道:“要真有问题, 他们早就死在路上了, 可挨不到来姜国找你。不过小心无大错,他们之中,要是有谁身体不舒服,就赶紧送到医馆来。”

听到医者这么说, 郑小白的表情轻松了起来, 跟医者道完谢之后, 就赶紧带着乡民去行人署安置。

“大人您放心, 一听说隔壁县出事, 我们就赶紧跑了, 一刻都不敢久留, 这路上我们没有一个发病的。而且我们这一路走过来,宋国和姜国的疫所, 都没什么动静, 肯定没事。”

瘟疫这玩意儿不是只有官员和君侯知道害怕, 普通庶民也怕得很。

因为医疗条件所限, 各国处理瘟疫的方式,和处理各种天灾的方式差不多,基本不会救灾, 只会控制影响。

哪个地方出现了瘟疫,就直接把那片地方封锁。瘟疫还来不及扩散, 就会被掐灭在当地。

这样的情况隔十来年就会发生。

那种传染能力极强的瘟疫, 要几十上百年才能偶然出现一次。

郑王自觉心里有底, 也没把事情闹大,默默的就把出现疫病的地方封锁了,周边的百姓只能隐隐约约听到点风声。

此事郑小白才刚知道,但姜蓁他们却是早就知道了,宋国更是加大了对郑国商队的检查力度,遇上不对劲的人,直接抓去疫所隔离。

【古人的经验很真是不可小觑。以前没有大量的医者,更没有医院,却有疫所来隔离病人。】

【有疫所隔离又怎样?隔离了又不救治,被关进去的人只有等死。】

【这个时代的医学都还在探索阶段,想救也没办法救。只能舍弃一小批人,保护另外那一群没生病的人。】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谁都不想当那个被舍弃的人。

郑王的宫里听到疫区有人想跑的时候,直接冷酷的吩咐道:“被抓住的人全都杀了,以儆效尤。各大路口,山间小道,全都加派人手。”

在这样的时候,哪怕是贵族,也没什么特权了,难得的被一视同仁了起来。

封锁疫区只是郑王的手段之一,与此同时,他还向姜蓁求医求药。

姜国医者以前就有名,被姜蓁发扬光大之后,名气就更大了。

【拿那么多的金银珠宝和粮食来换青霉药,可见郑王真的怕死。】

【府里的青霉药虽然控制严格,但凭各国君王的手段,家里应该都有点存货吧?怎么又过来求了?】

【青霉素药在大家的眼里是保命的神药,当然是越多越好啦。】

由于郑王给的太多,姜蓁也没办法矜持,干脆直接的卖了十人份的青霉药出去。

青霉药是死物,能由着姜蓁安排,但医者就不太好办了。

姜蓁也做不出强人所难的事情,直接把留在都邑的医者叫到跟前来询问了一番。

“郑王派人来求医求药的事情,我想你们应该都听说了,可有愿意去郑国的?”

这个问题,底下的医者没人回答。

【要是姜国有事,他们责无旁贷。但这次出事的可是郑国,他们估计没人愿意去。】

【毕竟谁都不是圣人。】

姜蓁补充道:“郑王借过去的医者,只会留在王宫,替郑王治病,不会被安排到其他地方。”

就算郑国王宫是郑国最安全的地方,但相对于姜国来说,整个郑国都是危险的,所以一群医者都不搭腔。

在成为医官之前,他们或许家中贫困,但成了医官之后,他们也慢慢变得有钱起来,只要他们能继续活下去,就会变得越来越有钱。

在自己的小命面前,郑王许下的钱财,什么都不算。

看到大家这副表现,姜蓁直接扭头对郑国使者说道:“看吧,没有医者愿意去。”

使者一脸苦涩,不敢多说什么。但他买到了药,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一半,怕郑王久等,赶紧带着药离开。

一般情况下,某国出事,其余各国都会去搅一搅浑水。姜国以前修路的时候,四国还来围攻过。

前阵子郑小白带人造反,宋国齐国也没少在里面使坏。

但这次郑国出事,其余各国全都避着它。毕竟瘟疫这玩儿,沾上了就不是什么好事。

四国要是在这个时候去为难郑国,万一郑王一狠心,撤离掉疫区的封锁,再顺带投个毒什么的,大家都跑不了。

所以大家明知道此时郑国的情况不妙,却难得的乖巧老实了起来。

甚至姜蓁还好心的把药卖给了郑王。

四国君王此刻都把温柔和耐心给了郑王,但郑国国内的贵族,却对郑王没什么信心,拖家带口的跑路。

来的人一多,都邑的读书人也就知道了郑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