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4页)

“祝尚书之事,看来也是受市井无知流言所累,就不必太过苛责……”永宣帝说着,就要结束这个引发了这般事端的话题。

本来他多少想惩戒祝瑞鸿几分,然而这事跟容昭凑在了一起,容昭刚刚才骂了轻信流言的人,祝瑞鸿又正好是容昭的岳父,永宣帝为免再在大庭广众之下刺激到容昭,这才打算干脆揭过算了。

祝瑞鸿听出永宣帝的意思,只觉得意外之喜从天而降,正要高兴,哪知道容昭却又突然出声道:“等等。”

永宣帝一愣,接着便是眉头紧皱,心想他都已经特意顾虑到容昭,才这么容易把事情揭过,容昭怎么还有异议。

永宣帝心中不满,却见容昭冷冷地抬眼直视着他,语气不虞道:“别把本王和本王的王妃跟那种家伙相提并论。”

容昭面露厌恶之色,“他们算个什么东西。”

永宣帝直接听得愣了,祝瑞鸿更是几乎反应不过来,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看向容昭。

其他人也都有些迷茫,好一会儿才有了反应。

这、这是说祝瑞鸿家的传言跟厉王府的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换句话说就是,后者是假而前者是真了?

祝瑞鸿不是厉王的岳父么?

就算以厉王的性子,不帮忙也算正常,但还要落井下石也多少有些奇怪。这是为什么?

听厉王这厌恶轻蔑的语气,祝瑞鸿这是得罪厉王得罪不轻啊?

许多人在心里嘀咕,而那参祝瑞鸿的御史却是连忙抓住了机会,跟着说道:“确实不一样!厉王殿下和王妃的流言完全是捕风捉影,毫无真凭实据。但是祝大人的夫人所做之事,却是既有人证又有物证,绝非无端流言!请皇上明察!”

“祝大人还是别想借此浑水摸鱼的好!”

祝瑞鸿微微抖着嘴唇,眼看着原本永宣帝就要放过他的大好形势急转直下,一时对容昭产生了极大的埋怨。当然,誉王这个一再连累他被针对的,以及晋王这个疑似的罪魁祸首,也同样都被祝瑞鸿怨愤上了。

被容昭那样直接鄙夷地骂“什么东西”,祝瑞鸿气得胸脯狠狠起伏了几下,偏偏却完全没法去跟容昭吵。如今被御史这么借机针对,一时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再次放低态度向永宣帝请罪。

只是这次的效果恐怕就不会再有之前的好了。

容昭虽然主要骂的是祝瑞鸿,但对永宣帝说话的态度也不怎么样,毫无恭敬可言。

永宣帝再次受了气,脸色越发难看,忍不住也迁怒到了祝瑞鸿的头上,觉得都是他们家闹出这么多的事。

之前的轻轻揭过现在是别想了,永宣帝也懒得再听祝瑞鸿的辩解请罪,烦躁地挥了挥手,“既然如此,那便小惩大诫一番。祝尚书治家不严,罚俸三月、降半级。胡氏言行无状、德行不佳,暂且褫夺了她的一品诰命,是否复原推后再看。”

“就这样吧。”

“……”祝瑞鸿听到这处置几乎有如晴天霹雳。就算在他最差的设想里,也没想到永宣帝会把他的官衔降了半级。现在他不光是短时间内入不了阁,就连这半级要升回来,恐怕都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了!

与这相比,罚俸和暂时褫夺胡氏的诰命根本都算不上什么。然而祝瑞鸿本来以为罚这两样就差不多顶了天了。

那边誉王闻言也皱了皱眉头,但注意到永宣帝不太好的脸色,还是没有再提出异议。

散朝过后,祝瑞鸿显然是最失魂落魄的那个。而其他人却是又多了新鲜事可以议论。

祝瑞鸿原本也算是春风得意,自己更是谨小慎微从不犯错,结果如今却因为妻儿惹出的事一下子跌了个大跟头,可见平时家中的事他们还是得管一管,娶妻当娶贤。

倒是厉王娶了个男妻,如今传出将人打成那样的传闻,并不出乎他们的意料。

虽说方才厉王直接当朝否认了,但按理说,以对方向来无视这些流言的作风,不该因此就发那么大的怒气,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个好歹。

比起出于对不实谣言的愤怒,容昭这样的反应,看在这些人眼里,反倒更容易让人觉得是……被说中了的心虚。

只不过应该还没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毕竟马上也要到春猎了,厉王妃若是伤得下不了床肯定不行。

但打伤估计是没跑了。

这些大臣们当时都不敢多作表现,事后暗中却是纷纷都是这样的想法。

厉王定然很是不喜这个男妻!要不然也不会当朝对祝瑞鸿这个岳父如此不给面子。

恐怕是恨屋及乌,加上不满祝家的事害得自己的流言也被扯出来了吧。

不过话说回来,最惨的果然还是那位厉王妃了。

按照这些天传出的种种消息,祝瑞鸿娶的那位继夫人胡氏,对那祝府的大少爷就心思十分恶毒,以前想必没少给人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