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4页)

“臣妇因刚出了意外,这才一时疏漏,反应不及,还请王爷王妃恕罪。”

“那《礼记》你抄了么?”祝子翎半是好奇半是故意地问道。

胡氏:“……”

她低下头,掩去愤恨咬牙的神色,勉力恭敬地答道:“回王妃,王爷有令,臣妇自然不敢怠慢,自然是抄了的。”

祝子翎:“那看来夫人就是学习能力比较差,要再多加点功课才能有效果了。王爷你说对吧?”

祝子翎偏头看向容昭,容昭面色淡淡地应了一声,对胡氏道:“既然如此,夫人每日抄写的量再多加一倍吧。贵府的公子也可以一起。”

“……”面对充满压迫力的容昭,胡氏只能僵着脸应是。

顺便给胡氏多添了点麻烦后,祝子翎就没多在她身上耗费时间,稍加挖苦几句就将人放走了。

主要是浪费太多时间的话,刚买的烧饼就要凉了不好吃了。

一被放过,胡氏顿时着急忙慌地离开,让车夫将那断了的带子随便系上就赶紧走了。

然而即便只是这样短暂的一个碰面,还是给围观的人留下了不少谈资,同时也让胡氏心里留下了不小的恨意。

今日一过,她不知礼数被厉王勒令每日抄写《礼记》的消息恐怕又要传出去了!

虽然胡氏面对容昭十分惶恐,对祝子翎也表面上维持了恭敬,但容昭还是很容易感觉出对方心里隐藏的浓烈恶意,而且主要针对的还是祝子翎。

容昭看向转眼间就忘了这一茬,捧着烧饼开始吃的祝子翎,眸光微沉。

虽然胡氏是个蠢的,但名义上还是算祝子翎的嫡母,未必不能借此对祝子翎不利。

看来还是不能多留。

容昭心里算计着,面上却并未露出神色,也和祝子翎一起上了马车走了。

他们走后,一路围观的百姓们互相看了看,顿时都迫不及待回去找人分享起这天的惊人经历了。

胡氏想的不错,关于她狼狈摔倒、被厉王训斥不知礼数的事情确实传了出去,不过幸运的是,人们明显更加关注厉王和厉王妃的那些互动,对此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相较之下,后半部分关于她的那些事,很容易就被关于前者的讨论给掩盖了,并没有大规模传开。也就是某些早对胡氏看得不那么顺眼的贵妇们,会时不时拿这事出来讥笑一番。

当然即便如此,也不妨碍胡氏对害她出丑的祝子翎恨得牙痒痒。

要不是祝子翎没事去买什么破烧饼,搞得一群人把那路堵了,她也不至于要车夫来回调头,害得马车突然间出了问题,自己当众出丑。

胡氏实在有些想不通以往一直被她摁得死死的祝子翎,如今怎么会能这样踩在自己头上。原本以为嫁给厉王应该是祝子翎凄惨的开始,哪知道对方反倒靠了容昭,靠了厉王妃这个身份趾高气扬起来了。

眼看着祝子翎在厉王府一时半会儿出不了什么毛病,厉王一日不倒,祝子翎就能一直狐假虎威,胡氏越想越不甘心。

虽说胡氏一直不愿意相信容昭会对祝子翎有多好,但这么看起来,显然容昭对待他们只会比对祝子翎更加恶劣。

既然如此,恐怕只有等容昭没了今时今日的地位权势,才能让祝子翎重新回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胡氏想到这儿,不由地想起了这次回孝文伯府,被家里人交代的事。

如今会与厉王作对的,也就是誉王了。

孝文伯之前就曾告诉她,等誉王得势,定然不会任由厉王还这么嚣张跋扈,至少会将人夺了兵权,甚至不会留他的性命。

这话原本是之前孝文伯拿来宽慰她的话,然而胡氏如今想起来,却觉得这是唯一可行的路子。

只要誉王得势,厉王失了权柄乃至性命,祝子翎自然就没了倚仗,到时候潦倒落魄或是被牵连至死都是可以想见的。

可惜如今誉王麻烦缠身,倒让祝子翎越发张扬起来。

孝文伯劝她伏低做小哄祝瑞鸿回心转意,再请祝瑞鸿出面帮誉王早日度过这个难关,原本胡氏对此并不怎么情愿。

毕竟上回赏花宴的时候,她按照誉王要求的去跟祝子翎打好关系,试图借此帮誉王拉拢对方,结果却是自己当众出丑、名声扫地。

这回誉王自己出了事,还要她去求祝瑞鸿,胡氏自然觉得对自己来说不划算。

但现在再想想,若是这样能让祝子翎早日倒霉,也不是不可以试试。

比起给祝瑞鸿伏低做小,胡氏更不愿意看祝子翎的脸色。

誉王虽然近来受阻,但毕竟是皇后嫡子、左相外孙,继位希望还是很大的。而且祝瑞鸿如此不念旧情,恐怕只有让他跟自己娘家绑上一艘战船,日后被过河拆桥的概率才会小。

否则没准祝瑞鸿见祝子翎得了势,还要他们将对方给好生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