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4/5页)

哪怕靖国公离开军中,容昭的那些舅舅、表兄弟,乃至靖国公的徒弟、义子,都可以继承靖国公的威望和人脉,齐家依旧会是西北军中的无冕之王。

永宣帝必然不会容忍这一点。

这本身就是一道答案已经注定的题目,容昭的存在其实只是题目里一句可有可无的修饰而已。无论他这个皇子出生与否,永宣帝既然早已心有忌惮,一旦动手,定然就要想办法彻底削去靖国公府的势力……斩草除根。

要把偌大齐家连根拔起,非通敌诛族这样大的罪名都不可用。

就算没有他,齐家的结果也不会有多大改变。

祝子翎看容昭明白过来,不再钻牛角尖,这才没那么生气了,但还是忍不住继续数落道:“王爷怎么能觉得没有你会更好,先后和靖国公肯定都不是这么想的!”

“要是没有王爷,西北边关的百姓岂不是要饱受北狄欺辱?大启江山安定都不能保证。先后和靖国公的冤屈也将无人申诉,那才是会最让他们失望的。”

“你现在都做得这么优秀了,他们明明是会以你为荣,庆幸生下了你才对啊。”

祝子翎用着教训的语气,说的却全是夸容昭的话:“还说什么你不该投生……先后既然意外怀孕,那生出来的是王爷倒要算是最大的幸事。如果不是你,而是其他一些人,比如像誉王那样的家伙投生到先后肚子里,恐怕不仅继承不了靖国公一脉守土卫国的意志,也没有能力为他们还清真相平冤昭雪。”

“王爷想想这会是什么光景?”

祝子翎仰头看着容昭,十分认真地给他纠正认知:“换成其他人,估计没哪个能做到王爷现在这样,继承了靖国公府的衣钵,攘边定患,还挖出了先后被害的真相。”

“你绝对是做得最好的了,不要妄自菲薄!”

祝子翎定定地盯着神色微怔的容昭,笃定道:“而且以后王爷肯定还能做得更好,会替先后和靖国公报仇正名,彻底压制北狄,平息边患。龙登九五,安定朝堂,海晏河清。”

容昭:“……”

祝子翎这一番明为数落但实为夸赞的话,不知不觉将容昭心中那一丝自我厌弃的情绪一点点安抚了下来。

容昭总认为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他如今的势力不过只能在京城立足,还有许多事上都要受制于永宣帝,无法放手施为;靖国公被诬陷的真相他已经追查多年,却进展缓慢还未查清;如今又发现母后曾被先帝暗害……

这桩桩件件的事,加上寿数和身体之故,都让容昭完全无法松懈自满,而是深感自己实力不足,做得还不够。

没想到在祝子翎的眼中,原来自己有那么好……吗?

容昭看着祝子翎眼瞳中满满倒映着自己的身影,莫名地心头酸软,说不出话,直到听到对方最后一句信誓旦旦的话,面上才忍不住闪过一丝惊愕,迟疑问道:“……王妃怎么会觉得我能做到这些?”

若只说为靖国公平反,和解决边患之事就罢了,龙登九五、定国安邦?

……祝子翎难道早就知道他的种种谋划?

还是希望他能登上皇位?

除了他的心腹手下,恐怕没有人觉得他能争夺皇位。祝子翎哪怕能随便出入他的书房,也向来不关心这些,因此容昭着实感到意外。

况且夺位这种事,其中的凶险艰难自不必说,祝子翎却好似毫无疑虑,坚信他能成功,还能开创太平盛世……

容昭自己尚且仅是在赌,且只是为了能为齐氏一族平反才有夺位之心,甚至做好了满身骂名的准备,并未指望拿下大权后能有多少活头。

祝子翎如此信心,难道只是因为爱慕他才造成的盲目吗?

容昭一时心绪复杂,然而祝子翎的回答却极其简单,。

“因为你本来就能做到啊,我就是知道。”祝子翎理直气壮地道。

他确实知道,因为容昭本来就做到过。

“而且那一天应该不远。”

“先后和靖国公泉下有知,肯定会为你感到骄傲。”祝子翎回想起前世里容昭登基后的威严肃穆,神色也不由地郑重起来,“就在不远之后,所有人都会叩拜你无上的帝王威严,景仰你的功绩,赞叹你的出众,而且庆幸你的到来。”

“……”

容昭被祝子翎信任笃定的目光看着,喉头一动,沉默许久后才声音干涩道:“在那些人眼里,本王明明是不详的煞星。他们对本王避之如蛇蝎,就算本王登上皇位,又哪里会像王妃说的那样?”

“……”祝子翎眨了眨眼,含糊地哼唧了一声。

他可能是有点夸大,可是容昭实际做出的那些功绩,他觉得确实值得这些。就是大部分人一时反应不过来,以后也会慢慢意识到的。

“这些人是被有心人刻意蒙蔽引导,暂时还看不到王爷的好而已。”祝子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