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4/8页)

祝瑞鸿的神智还算清醒,但却控制不住说出了心里的真话,脸色越发显得惊恐,心里也害怕起来:“你娘是夜里突然发动的,耽搁了大概一个多时辰……夜里不便,我说是天亮才请来大夫,没有引起什么怀疑……”

“不、不过大夫说了,他就是来得早了也没办法,你娘这一胎怀得不怎么好,能保住孩子已经是万幸了!确实不是我故意害死的她!是她自己命不好,与我无关!”

祝瑞鸿内心也在为自己辩解找理由,回过神来后惊慌地看着祝子翎,害怕他会生气发泄怒意,然而确定这就是真相后,祝子翎只最后嫌恶地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说白了你还是起了杀人的心思,而且也这么做了。只不过慢了一步罢了。我娘确实命不好,不过你也有你的命会报应到身上的,等着吧。”

说完祝子翎再懒得多看祝瑞鸿一眼,拉着容昭转身离开。

祝瑞鸿愣愣地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心一下子沉到了底,见容昭转身后又回头用带着杀意的目光冷冷扫了他一眼,不由彻底被恐惧淹没,崩溃对着两人的背影哀求出声:“是我的错,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娘……王妃,王爷,就饶我一命吧……翎儿,翎儿!我毕竟是你爹啊……”

然而无论祝瑞鸿如何痛哭流涕,都再没有人回头。

听到祝瑞鸿还想求他们帮忙,祝子翎几乎有些好笑,也懒得再为这个人多耗费心思了,对容昭说道:“王爷,这桩案子审完祝瑞鸿会怎么样?”

容昭:“轻则流放,重则问斩。”

他顿了顿,看向祝子翎,轻声说道:“翎儿想要什么结果?现在也不会再有人保他,你想怎么样都可以。”

祝子翎却并不打算管太多,得知真相后,对于祝瑞鸿这种自私无情到底的人,他也只剩下了冷漠而已。本来早就没有爱,自然也就无所谓恨了。

“不让他死得太痛快就行,”祝子翎想了想说,“我娘大概也不想再碰见他,不如让他继续跟胡氏凑做一对,就这么苟延残喘互相折磨好了。”

容昭于是没有遮掩这次来找祝瑞鸿的行动,干脆以此正大光明地介入了案子,要求控制祝瑞鸿的处置权。晋王把祝瑞鸿当成了一条足以给自己提供功绩的大鱼,当然不愿意让容昭来分杯羹,但容昭适时地将沉金船案的线索暴露了出来,这桩贪腐案的火顿时越烧越旺。

关于沉金船的线索,容昭倒是早与宋闻通过了信,虽然对自己不能亲自参与审判宋家有些遗憾,但这时透露出来,确实是最适合一查到底、有机会将宋家和背后之人一次扳倒的时机,机不可失。

能意识到这点的显然不只有厉王府一方。比起祝瑞鸿牵扯出的事,沉金船案才是永宣帝心中的一个痼疾,若是能将之一查到底收益更大,誉王和蒋家明显不能再独善其身,晋王的目光便立刻转了向,将精力大部分放到了后者上。

虽然并不知道这是容昭的手笔,但晋王精力有限,得知容昭并不想让祝瑞鸿好过,便也松了手,干脆假装做了个人情,答应了容昭插手对祝瑞鸿的处理。

而祝子翎则没有关注这些事太久,因为他收获了另外一个惊喜。

“属下们老想着是要寻海外作物,总是去那些番邦人那里找,一直没想到本地也该找找,结果这回碰巧进了趟山,才发现那边的百姓山民其实早都种上这东西了。”

祝子翎看着仆人们从车上搬下来一筐筐金灿灿的玉米,眼睛亮得比玉米粒的颜色还灿烂些,闻言有些惊讶地问道:“已经有很多人种了玉米了?”

来送东西的下属点了点头,说:“种的人挺多的,据说挺早就有了,还起了个如意果的名字。不过那边人不喜欢这如意果的味道,只是在田间地头随意洒洒,没当成正经作物,种得不多。”

虽然玉米是在南方被发现的,但它耐寒耐旱,贫瘠土地也能成活高产,效用不逊于土豆,甚至更适合在西北种植,如今能意外寻到,对于厉王府来说绝对是难得的惊喜。

不过大启最南方虽然说是蛮荒夷族之地,但气候暖和地足年丰,作物一年几熟,更不缺各种瓜果蔬菜,对于玉米这种粗粮确实不怎么看得上,自己吃不了多少,卖也卖不出价,故而都只随便种种,自给自足。

这回容昭的手下发现这确实是祝子翎要求的番邦作物之后,没花多少钱就收了不少人家的玉米,还让当地人十分吃惊。这玉米也还算方便储存,晾晒风干的话能放上不短的时间,因此这次运回京的量比之前的番茄土豆之类都要多。而且还不需要担心来年的留种,应该说足够让祝子翎敞开肚子吃了。

“这东西南边的那些百姓只是随便洒洒种子,一次都能收成不少,实在是个高产的作物。就是这味道,似乎算不得太好……”下属见祝子翎看起来十分兴奋,忍不住略带遗憾地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