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第2/4页)

斥候们揣着望远镜远远跟着北狄大军又侦查了两天后,发现他们虽然仍在朝重门关行进,甚至直接过了塘兹,看似让容昭的猜测落了空,然而过塘兹后,北狄却是只分出五千余人快速向重门关急行,剩下数万的大部队放缓了步子,似是准备给先头的突击部队增援。若非斥候小心绕道到高处,仔细观察,恐怕都发现不了北狄队伍后头已经在暗中分兵折返,开始转道往榆城的方向。

“隗冲倒是打的好算盘,那五千人跑到重门关一打起来,后头看着还有大片援兵,到时一般人心思恐怕都在眼前的威胁上,只想着守好重门关,谁还会想到去管他们后面的人是不是悄悄掉队去了别地。”

大军已经交上战,斥候自然也难以再跑出去侦查敌军后方,到时候等打了一阵,发现对方来攻关的兵力不如预估,再注意到这个问题,恐怕就要晚了。到那时对方兴许都已经到了榆城,等他们接到消息再驰援至少还要几天。

虽然按理来说几天应该也不至于城破,但既然北狄如此费尽周章地去突袭榆城,未必没有后手,自然还是先破了他们的打算为好。

“可惜北狄算盘打得再好又如何,到了太子殿下面前还不是被一眼识破!”司徒进畅快笑道,“还有这望远镜,也实在是一大功臣!”

众将习惯性地吹了容昭几句,又忍不住夸了夸弄出望远镜的祝子翎,这才又转回正题,定下了应对北狄之策。

北狄对重门关只是佯攻,实际目标是防守较弱的榆城。不过五千兵马也不是小数,可不能因为发现了北狄的奸计就一时大意,真让人突破了关口,因而还是决定由司徒进领兵五千立刻增援重门关。容昭则决定亲自率兵两万,赶在北狄之前增援榆城。

相比于冀州府,榆城要小上不少,加上辅兵也不过几千守军。若是以数万兵力攻城,且想办法切断其获得增援的后路,花上一些时日便多半能将此城收入囊中。

榆城是座小城,本身夺下的收益不大,但不管怎样,都是在大启的防线上撕了一个口子。以此作为据点,北狄再想调兵攻打大启的其他城池时就方便了许多。

故而绝不能让北狄此计得逞。

三天后,容昭站在榆城城楼上,看着远处玉澜山脚下开始集结的北狄军队,神色冷然。

“山路难行,那些攻城器运起来更难,北狄居然真的让几万大军翻山突袭榆城……”守将也用望远镜看着这一幕,眉头紧蹙。

“他们转道过来的速度很快,看来是一路急行军。这么卖力,恐怕是对这一仗很有把握……”容昭说着眼神微凝,冷声吩咐道:“让人注意防范城内,查一查有没有人不安分。”

守将闻言一愣,意识到容昭这是怀疑北狄在榆城中安排了内应,因而才会绕道走山路也要加紧攻城,顿时忍不住出了一层冷汗。

若真有内应,没有容昭带来的增援,榆城面对几万敌军,能守多久就真的难说了!

好在现在有容昭带来的两万人马,将城门处的守军都筛了一遍,还能轻松控制住整个榆城城内。北狄就算有再多的手段,也别想如他们所愿了。

“该死,城里多了很多检查巡逻的人,榆城有增兵的消息传不出去怎么办?我还差点被那帮巡查的发现。”一间不起眼的民房里,一个人快速闪进屋里,关紧门窗后低声对同伴说道。

“看这架势,等攻城开始,咱们想换上大启兵的装束开城门,或者在城里弄出乱子,恐怕都要不行了。”

这人的同伴也是脸色铁青,“榆城来了这么多人增援,原本的计划就已经泡汤了一半。到时候先试试,实在不行……就只能留待以后了。”

容昭让人一番清查,虽然没能立刻把这些居心叵测的人抓出来,但却让他们不得不蛰伏下来,没法再搞小动作。与此同时,北狄军在山脚只稍作休整后,便整装列队,打出旗帜,快速向榆城攻来。

到这个时候,无需望远镜也能在城楼上看到远处黑压压的一片大军正逐步逼近,容昭借着望远镜,更是能看到对方的主帅隗冲骑在马上,就在整个队伍的前部,一副要带队身先士卒的架势。

不过容昭清楚,这只是因为此时距离尚远,什么攻击都还挨不到隗冲的边。等到距离近了,对方保准就躲到后面,绝对不冒头了。

以前隗冲还没有这么谨慎,不过几年前容昭曾经在百丈之外一箭射死了北狄的三王子,当时隗冲正好就在旁边,而后自己也差点成为容昭的箭下亡魂,从此便再不敢在跟大启的战斗中轻易露头,始终躲在交锋的一两里外,生怕不慎就被容昭取了性命。

现在他们还隔着榆城城墙十多里,隗冲自然还敢耍耍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