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2/7页)

他不说,容昭却是冷冷开口道:“上一桩勾连北狄的案子,皇上可还记得自己是如何判的?”

永宣帝闻言一怔,旋即心头忍不住跳了跳。

上一桩案子……那不就是容昭外祖靖国公的事?那事他也知道有些蹊跷,但确实也有足够的罪证,早已盖棺定论多年。他不过是按律法判的,顶多是没有刻意维护靖国公这个岳家罢了。容昭这个时候突然提起,是想干什么?

永宣帝沉了沉神,盯着容昭问道:“跟上一桩有什么关系?你是什么意思?”

容昭阴鸷黑沉的眸子盯着永宣帝停顿了片刻,见对方到底还是不自觉避开了视线,眼中划过一丝心虚,这才扯了扯嘴角,讽笑道:“没什么,只是提醒一下皇上,别忘了通敌叛国是该诛九族的。容旸是投了个好胎,皇家九族不用给他陪葬,皇上甚至还为他找医中圣手、珍贵药材续命,难道这还不够仁至义尽?”

“当初靖国公之事,远不如容旸这般证据确凿、罄竹难书。即便不是儿子,那也是岳家,可是未见皇上对其有半分这样的情面。”

“容旸几次三番想要害翎儿和孤的命,孤没将他千刀万剐,已经够手下留情了。莫非皇上还要孤为这么一个叛徒,去低三下四向北狄人求药不成?”容昭居高临下地垂眼瞥着永宣帝,毫不留情地冷嘲道:“便是皇上丢得起这个人,大启也丢不起!”

永宣帝被说得脸色一阵青白,到底再开不了口,憋气地挥手将容昭赶走了。

容昭虽一贯对他态度不如何恭敬,最近却是越来越气人明显了,连带朝政之事上,也越发有了独断专行的迹象。

联系对方突然提起靖国公一案,永宣帝不由心头涌上一阵不好的预感。

不……应该是他多虑了。永宣帝蹙着眉头自我安慰道。

容昭连个亲生子都不想要,连传宗接代都不在乎,应该本身确实并无多少贪求权势的心思。

这次与他呛声,多半只是反感晋王,不满他为晋王求情,才将靖国公拉出来对比。

不管永宣帝怎么想,如今誉王和晋王都彻底没了继位可能,容昭俨然已经完全坐稳太子之位。永宣帝即便对容昭不满,有心想要拿回权柄再另立储君,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了。

因为意外的状况一波接着一波,容昭和祝子翎至今还没能腾出空来搬去太子东宫,依旧住在厉王府里。

如今这座王府再没有曾经被人形容成龙潭虎穴、吃人不眨眼的可怖气氛,百姓路过时不仅不再避之不及,反倒还会高高兴兴地琢磨着沾点仙气,冲着里面念叨几句福星保佑。

府里的下人们隐隐感到近来主家的态度与以往有些不同,仿佛有些紧张地在等着什么。虽然仍然做事周全小心,但心中却暗暗觉得应该会是好事。

毕竟他们府里可是有福星坐镇呢。

容昭将接下来的安排让人一一交代下去,难得有些心神不定地看向窗外已然生气盎然的春景。

“殿下担心翻案的事会不顺利吗?”祝子翎敏锐地感觉到容昭的情绪,凑过去把脑袋搁在他手臂上,偏过脸望着他宽慰道:“殿下都准备得那么充足了,定然没问题!”说着祝子翎扒着他蹭了蹭又拍了拍,“再说这不是还有小福星给你开光吗!就放心吧!”

容昭被他扒住便习惯性地将人圈进了怀里,闻言果然唇角微勾,下巴在他耳廓蹭了蹭:“嗯,翎儿保佑,一定顺顺利利。”

停顿了片刻,容昭略微轻叹了叹,轻声对祝子翎道:“并非担心事情不顺……如今确实准备万全,皇帝也不能再奈我何。只是筹谋了这么多年的事,终于到了要结束的时候,滋味多少有些难言罢了……”

祝子翎眨眨眼,理解地又拍了拍他,“激动是正常的,毕竟是之前的毕生目标。外祖父他老人家蒙受了这么久的冤屈,现在终于要等到平冤昭雪,紧张也是正常的。之前我还看到霜月眼睛都红了呢。”

祝子翎说着又想起什么,说:“宋闻当时还趁机去说笑话哄霜月了。”

容昭:“……”

“宋闻虽然已经立下功劳,但现在还既无功名又无官身,实在是屈才了。还是要尽快给他安排些事做。”容昭脸色不怎么好地说道。

祝子翎抬眼看他:“殿下怎么总想棒打鸳鸯?”看八卦不开心嘛?

“何来的棒打?”容昭淡淡道:“不过是一点考验罢了。”

他这表妹还没过过几天轻松日子,哪能那么容易就让宋闻那家伙给骗了去。

祝子翎见此只能在心里对宋闻表示抱歉。之前对方还偷偷找他求情,希望他能在容昭面前帮忙说几句好话来着。不过现在看来……既然容昭也不是真的不满意宋闻,只是想折腾一下未来的妹夫,那他肯定是要以容昭开心为重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