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2/7页)

祝子翎已经快要成了百姓眼里的活神仙,可见哪怕往后真的荣宠不再,也不用担心人走茶凉、兔死狗烹之事。至少往后找良种、弄一些新奇玩意赚钱这些事,总还要倚仗祝子翎。

更不用说至少现在,容昭这个新帝绝对是将之看得如珍如宝的,据说刚刚登基,就下令各地搜罗一些新奇的珍馐美馔进贡,还张榜悬赏有独家拿手菜的厨子进京给祝子翎做吃的。

另外还立刻就专门组建了好几支船队,据说就为了远赴海外去寻祝子翎想找的新食材。

此事有许多大臣反对,毕竟虽然说是去海外能寻到高产作物,但如今已经刚得了土豆和玉米,还未推广种植开,并不急着去找新的。

况且出海风险甚大,容昭刚刚登基,事务繁多,更不宜劳民伤财。

一支船队至少好几艘船,要出海更是得要大船,光船的造价便颇为不菲。哪怕是容昭刚抄了不少人的家,国库还算充盈,也不好这么浪费。

而且他们总觉得看容昭的意思,也不是一心为了找新的良种,而是花钱为了给祝子翎满足口腹之欲的。

虽然碍着祝子翎的福星身份,朝臣们都不好直接跟祝子翎作对,但新皇刚登基就表现出了骄奢淫逸、为宠妃昏庸无道的苗头,他们也实在坐不住,当朝便极力反对。

可惜这事他们说了不算,容昭根本没有管朝中的反对,直接就下了令,让这帮臣子再一次感受到这位新帝的独断专行。

作为一个刚即位的年轻新皇,容昭本应该没那么快站稳脚跟,更不应该上来就跟朝臣起冲突。然而实际上,这位在即位之前就已经一次次压得群臣退让,而他们除了私下无奈不满,毫无办法。以至于如今众人都已经越发习惯,接到相关旨意之后也只是叹了口气,做起拨款、造船、组织的事来都一点不敢应付,免得步了前头还权倾朝野的蒋家人的后尘。

这种情况下,大臣们唯独庆幸的一点,就是祝子翎跟自己家里的关系并不好。那胡氏和祝子臻都被判了罪流放了,亲爹祝瑞鸿则是据说是被蒋家派人灭口没了命,祝子翎另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宗族亲戚要照拂。

要不然以容昭对这位的宠爱程度,他们绝对还要担心出现外戚专权的乱子。

也幸好原本的祝尚书直接死了,不然再怎么说,祝子翎恐怕都不能放着亲爹不管,到时候说不定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

祝瑞鸿并不知道有不少人都盼着他死个干净,相反,得知了祝子翎如今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他满心想的都是如今朝中大臣们提防的那些事。

原本他觉得比起在阴暗的牢房里关到死,被流放出去也不算坏事,可祝子翎都成了皇后了,他本来应该是国丈才是啊!

若说当初的厉王可能没法在誉王那件大案里把他捞出来,现在容昭都是皇帝了,赦免他那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

他、他如今还年华未尽,只要有国丈这样的身份,何愁不能东山再起,更进一步?

退一万步,就算容昭不因为祝子翎这个皇后给他加官进爵、封侯拜相,哪怕只是免了他的官,让他留在京城里呢。总比如今改头换面,顶着一个罪奴的身份去南蛮之地要好上太多。

偏偏!偏偏容昭竟然抹去他的身份,把他安上贱籍远远流放了!

走之前对方竟还特意让人警告他不能说出自己到底是谁,怕是也知道自己作为祝子翎的亲生父亲,祝子翎当了皇后过得锦衣玉食,却对生父不闻不问、如此苛待,实在不孝,传出去会堵不住悠悠众口,这才使了这么一招出来!

以往厉王的名声不好,也不在乎多一桩厉王妃不孝的罪名,现在可是大不一样!

容昭都成了众望所归的真命天子,祝子翎更是人尽皆知的福星,万一传出这种不好听的消息,想必容昭现在都得小心应对,不敢再那般肆无忌惮!

想到这儿祝瑞鸿顿时就后悔了,恨不得赶紧飞回京城,大肆宣扬自己乃是当今皇后的亲爹。

可惜到底为时已晚。

现在他的死讯恐怕早都传开了,还顶着另外的身份在这流放队伍里呆了好几天,若是此时再闹,毫无证据,恐怕只会被人当成胡言乱语。

想到失之交臂的国丈身份和相应的富贵荣华,原本在牢里已经认命的祝瑞鸿重新恨得几乎心头沥血。

流放之路本就艰辛,他郁气积淤,很快便患上了水土不服之症,上吐下泻。

整个队伍自然不会为他停滞,监官只在同行的犯人里找了个赤脚郎中随意给他治了治,便鞭打着催人继续赶路。

祝瑞鸿病得虚弱无力,担心自己命不久矣时含含糊糊说出几句“要见皇上皇后”、“自己是皇后亲爹”之类的话,自然是全被当作了胡话,无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