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第2/5页)

单一的街头小吃自然不可能动摇美食城的地位。

三年多没回京城,要说温辞和霍玄照有什么惦记的,也就是祝子翎鼓捣出的新吃食了。以前过不了多久就能尝到,在西南就大多只能看着信上的字犯馋。

两人闻着街边小摊上的香气有点饿了,本想买点吃的填填肚子,想起马上就能进宫,问容昭和子翎要新菜招待,最后还是一致决定忍忍,把肚子留到皇宫再多吃点。

“这几年我还觉得羌州繁华了不少,现在一看果然跟京城比还是差太多了。”温辞看着路上来来往往拿了不少年货的人微微感叹道。

霍玄照道:“以前的京城也没有这样。”

一样的人多热闹,但这还是霍玄照第一次见有这么多人大份大份地买肉、买年货回家,看穿着也只是普通百姓。

几乎人人都带着喜悦满足的神情,好像看不到什么辛苦,只有满满的富足。

“羌州比之前繁华,也是靠的皇后的点子,和皇上找人研究出来的那些东西。他俩就在京城里,京城自然变化得比别处还更要快些。”霍玄照道。

温辞闻言赞同:“也是,平常的粮食,用上研究出来的化肥,产量一下子就上去了。又有土豆、花生这样产量特别高的新粮种,去岁西北干旱,也没闹出□□来。现在禽畜又养得多了,也是因为青贮的法子实用,肉价都一天比一天便宜,以后能时不时吃上一顿肉的人想必也会越来越多。”

“还有推广的那个新纺织机,织布比原来快得多,布价也一下子降了不少。现在百姓手里的钱能买的东西比之前确实多了不少。”

说话间迎面来了一辆没有完整车厢,只搭着个简易棚顶的马车。虽然车身简陋,然而车轮却并不简单,温辞一眼便看出这马车车轮上竟是有橡胶制成的轮胎。

橡胶树还是温辞向祝子翎提起才被发现的,在南边才种得活,现在算是西南地区的拳头产品了。因为祝子翎说这个东西有大用,大家都对其做了极大的关心和投入。

轮胎是祝子翎点名要求了的一项成果,温辞还是最先试用的人之一。

这轮胎的工艺技术还不算特别令人满意,但确实有明显的减震增速的效果,就是目前的造价还很不便宜。温辞满以为之前从西南送到京城的轮胎可能只会专供皇家,或者是像美食城的贵宾一样收割一下达官贵人的钱财,不料亲眼所见却是用在了这么一辆马车上,上面坐着的几个人还满身背篓提篮的,看着也只是最普通的小老百姓。

温辞正诧异不已,只见那马车走到一块木牌边停下了。一个人大包小包地下车了,车夫看着他掏出几文钱投进了木牌下面上锁的小盒子里,接着继续扬鞭前进。

温辞和霍玄照没好意思找人问,只能好奇地自己凑过去看了看木牌,发现上面写着“公共马车,一站一文,卯时至申时,两炷香一趟”。

温辞默默心算了一下,感觉这么一辆公共马车,得一两年才能把一对轮胎的钱赚回来。看起来似乎一两年之后就是纯赚了,但问题是这么高强度的跑法,轮胎还不知道能不能撑两年呢……

这公共马车多半还是祝子翎的主意,只不过看来并不像他以前的点子那样能吸金无数,而是赔本补贴方便百姓了。

回想起刚才车上一个胸前绑着一两岁的孩子,背上手上还有许多东西占着的妇人,温辞也不去想轮胎的成本了。

这样倒也不错。

霍玄照心生感慨:“这公共马车倒是不错,便是没有轮胎,若是能在其他地方推广开也是好事。”

“短短几年,百姓无论衣食住行,都比以前好上许多。内无灾祸,外无敌扰,百姓安居乐业,岂不是盛世之景?”

从水泥路到红砖房,从便宜了的粮油肉到降价了的布料、普及的毛线制品,温辞他们还看到了一些以前没见过的衣着样式,诸如直接包住了整个脖子、不需要再戴围脖的高领毛衣,还有用了橡胶做的松紧带,不用系长长的腰带的裙子……

虽然很多重要的东西都在降价,但容昭控制得还算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震荡。虽然单价低了,但销量也会增多,大部分人还是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想要恶意拉抬价格、操纵市场的商人,被容昭派蛋糕和毛团审了几个,不光狠罚了这些商人和他们的靠山,还顺便把蛋糕“狴犴”的形象成功树立了起来。

其他本来蠢蠢欲动的人,听说这皇后养的神兽不用审,一眼就能看出他们心里打的主意,自然也就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如今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有越来越多的营生可以赚钱,有越来越好的未来可以期盼……这一切都晕染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息,让生活在里面的人怀揣着满足和希望,让这一座城、一个国都逐渐变成梦中的太平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