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2/5页)

不仅如此,宋闻他们直接接触当地的灾民百姓,借助毛团的异能和蛋糕“狴犴”的名声,主动审了几桩被使各种手段强行买走土地的案子。无论是背景多么深厚的人家,用了腌臜手段的一律严判。便是拿着地契但确实不清楚底下具体枝节的上头主子,哪怕找不出确切的罪名,也要给上一笔赔偿出出血。

这样审了几回,很快便有许多受豪族欺压过的人主动找上来要报案。宋闻他们的职责,很快就从赈灾变成了审查断案。

成为一方豪族后,家中不藏污纳垢的自然是凤毛麟角,宋闻和齐霜月这大刀阔斧地一动,顿时就得罪了当地绝大部分世家大族。

这些人跟当地大员甚至京中高官都连着关系,不过因容昭登基时将朝中筛过了一遍,又时不时就给人紧紧皮子,如今四五年过去,新的利益网还没到根深蒂固的地步,面对齐霜月宋闻这样一看就是秉了圣意的钦差,大多高官大员都不会对当地世族一护到底,替别人出头跟容昭作对。

毕竟那神兽“狴犴”可是一眼就能看出他们干没干过坏事的啊,本身当了官也没有几个干净得半点墨点子不沾的,一旦让钦差记了仇,转头就能把自己送进去,谁会这个时候上去触霉头舍己为人?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动歪脑筋,软的不行想来硬的,但这一行的“钦差”人数众多,基本都是容昭提拔的年轻官员,江南的世族没法轻易拉拢,想要都解决了更不现实。这些人又有数千的精锐兵马保护,江南这边属于文成武不就,来硬的一看就拼不过。

再者查土地兼并案主要还是落在宋闻、齐霜月和那狴犴身上。这几个身份都不一般,如若出了事,恐怕不仅结束不了钦差团现在的这番动作,反而要惹得远在京中的那位暴君更加不会善罢甘休。

虽然那些泥腿子整天都夸容昭是什么神仙下凡,但是要是神仙,杀起人来恐怕是更容易、更不放在心上了。

有心黑的,便想法子先找上了可能告自家的那些苦主,解决不了查案的就把苦主先解决了。

发现此事后,齐霜月和宋闻怒急,让毛团用精神暗示把主使者狠狠折磨了几天,才当众处了重刑。关系密切的其他族人也都受了牵连,所有财产统统罚没,三代不得科举。

有此前车之鉴,实在找不到对策的江南豪强也只能含恨低头。转弯快有眼色的便积极认错,也去找苦主,不是灭口而是先给予补偿,能消弭事态最好,不行也多少能减轻罪责。

见这些当地世族知道乖顺了,齐霜月和宋闻罚得便也没那么重了,牵扯到人命的大案还是要严判,主要是银钱上的纠纷,就允许世族们多出赔偿赎买了。

几个月后,江南这块地界便堪称被彻底整顿了一通。那些世家豪族一个个声望大跌不说,钱财产业缩水充公了不少,家中子弟、办事的亲信更是不乏被关进大牢的,接下来的几年估计都要谨小慎微,一时半会儿是没什么敢跟朝廷作对的刺头敢冒出来了。

原本江南地界做官的多,豪商也多,粮食产量也高,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各方面的重要倚仗,自然有底气。但如今再一看,做官的多,可容昭一点也不是个能受臣子左右的君主,又有百姓爱戴,人家有兵权在手,文官的声音总压不过泱泱民心。

豪商钱财多,然而皇后祝子翎弄出的那些珍奇商品异军突起,撬动了庞大的市场,是独一份的,赚钱那叫一个厉害。而容昭有这样的筹码,已经在筹备建立各地商局了,到时候再凭借朝廷支持,轻易就能分走原本属于江南商贾的大片市场。

粮食产量高,祝子翎让人去海外找到了好几种高产作物,那研究所据说还有人搞什么水稻育种,能弄出增产的新稻种,也不用指着你江南这块地方了。

这样一看,果然是时移世易,江南的世家大族已经没有了可以挟制中央的底牌,难怪皇帝有底气收拾他们了。

看出现实的江南世族只能惨然叹气,其他人得知发生的这些事后,则是纷纷悚然而惊。

“怪不得当初皇上还要给靖宁公主一行人配上几千兵马,原来是当时就准备要在江南做这般大动作了!这可真是……”

有人觉得容昭深谋远虑,有人觉得容昭心狠手辣,倒是都不由地提了提心神,关起门来把自家给整肃了一下,对一些欺男霸女的纨绔也多约束了几分,生怕哪天容昭不声不响突然要查自家这一片,步了江南世族的后尘。

比起其他人,霍玄照和温辞更为震惊。

西南边陲的消息要慢上一拍,霍玄照和温辞从京城回到西南,路上便走了许久,再收到消息的时候,江南的灾情已经被料理得差不多。

“之前皇上说很快就有处理江南豪强的机会,难道就是说的这次洪灾?”霍玄照和温辞对视一眼,满脸错愕,“皇上怎么会知道会有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