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以下犯上(第2/4页)

萧青冥心中泛起一丝难以言说的小小愉悦,拢了拢手心,算喻行舟识相。

他心痒痒地,禁不住想看看对方究竟是什么表情,在椅子上挪动一下,再挪动一下,肩膀微微往左倾斜,眼看着书卷后挡住的脸即将暴露在他视线里——

一把戒尺冷不丁贴上了他的脸颊。

“陛下。”喻行舟沉稳儒雅的声线从上方飘来,含着几分低沉沉的笑意。

戒尺稍微用力,一点点把萧青冥探出来的脑袋推回去,重新坐正。

萧青冥懒洋洋拖长了音调:“你慢些,朕没听清。”

喻行舟终于如他的意把书卷放下来,露出一张眉眼含笑的俊美脸容,静谧的眼神如同三月春风般柔情如水。

四目相对时,他再三抿了抿嘴,最后实在拿他没有办法似的,戒尺在对方脸颊上轻轻一刮,放柔了口吻:“好生听课。”

萧青冥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有那么一瞬间,竟仿佛找回了一丝幼时挚友的影子。

那时对他千般好,万般宠。

他心念一转,不由失笑,都过去那么多年了,还记着那些少不更事的事做什么。

自己早已不是当年任性妄为的小皇子,对方也早已不是他最亲密的朋友。

不一会,又听喻行舟的声音继续道:“……因而国家若是政通人和,便有祥瑞。倘若天子违背天意,倒施逆行,天就会降下灾祸,警示君上……”

萧青冥的思绪从杂七杂八的事收回,一听这句话,眉头不由微微拢起。

喻行舟像是时刻都注意着他的神情,停下讲课,问:“陛下可是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

萧青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注视对方的眼睛,淡淡道:“天人感应之说,朕不以为然。”

“哦?”喻行舟露出饶有兴致的神色,“愿闻其详。”

萧青冥缓缓站起身,从书桌后绕出来,推开文华殿的窗户,轻缓的春风立刻拂面而来,轻轻扬起他披散的一缕长发,也送来的花与泥土的清新气息。

“日出日落,四时交替,春雨夏雷秋霜冬雪,这些天候变幻,都是天理。”

“地震山洪,干旱海啸,亦是天理。”

“天理,即自然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天道并非无常,只是凡夫俗子难以用肉眼穷尽这些多如繁星的规律。”

“在人诞生以前,天理就存在,在人诞生以后,天理也依旧。”

萧青冥回过身,走回书桌前:“国家之兴衰,在于君王贤明,在于臣子务实,在于军队奋勇,在于百姓劳作,恰恰不在于天是否有祥瑞或灾祸。”

喻行舟沉思片刻,又问:“陛下所言也有些道理,可此乃圣人之言,千百年来儒学都是显学,君王相信,臣子相信,百姓也相信。”

“陛下莫非要推翻圣人之言?何况,陛下这番话说出去,恐怕大家只会认为陛下学识不精,没有精通圣人的要义。”

萧青冥摇摇头:“朕目前没有打算推翻圣人之言,不过,若要证明这些天理的客观存在,并不因君王如何施政而改变,其实有很多办法。”

他缓步走到喻行舟跟前,侃侃而笑:“在钦天监的历年记载中,实际上地震,山洪,干旱,还有蝗灾之类的大小灾害,其实年年都有。”

“不论历史出了名的治世盛世,还是战乱的年代,出现灾害的频率并没有很大变化。”

“那些所谓祥瑞更是可笑,无非是一些趋炎附势之徒,为了博取上面欢心,劳民伤财玩的把戏罢了。”

喻行舟叹口气:“臣明白陛下想说什么,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百年来被广泛认同的思想,和行事准则,陛下哪怕只是想稍加改变,何其之难?”

“陛下可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萧青冥凝目,以一种强势的目光注视他的眼睛:“朕欲中兴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

“可是,太多腐朽的臣子不断地扯着朕的裤脚,用天命做借口,用祖宗礼法做绳索,用圣人之言做武器,生怕朕往前走了一步。”

“君子有三畏,朕,也有三不。”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喻行舟面现惊讶之色:“陛下……”

萧青冥凑近他,忽而一笑:“老师可敢与朕打个赌?”

喻行舟挑眉:“什么赌?”

萧青冥眨眨眼:“朕会当着众卿家和百姓的面,证明朕今日的话是对的。如果朕成功了,就不上朕不爱听的课,也不必再做功课,如何?”

喻行舟莞尔一笑,说来说去,就是忽悠他不上课。

“好吧,臣答应陛下就是。”

他在原地沉默片刻,仔细思索着近日来皇帝的各种政策和做法,再三犹豫,终于忍不住开口:“陛下似乎有意在推翻很多东西。”

“最开始只是扫除禁军中的一些蛀虫,后来又费尽心思,着力提升武人的待遇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