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当朕的屠刀不利否!(第4/7页)

这近三千人皆是十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精壮之士,算是国勇营最后的精华所在了。

看着已经被李桓任命为都指挥使的陈昂、徐英二人上前接管国勇营将士,李桓长出了一口气。

嘴角挂着几分笑意,看向张仑、朱辅等人,微微拱了拱手道:“几位国公、侯爷,这些日子全赖你们坐镇,方才能够让此事一切顺利。”

张仑、朱辅等人连连谦虚不敢领功,他们这些时日可是看得清楚,整顿京营虽然说有他们坐镇,的确是避免了一部分与他们有关系的将领闹事,可是真正的功劳却在李桓身上。

如果说不是李桓拿出了大量的银钱,将遣散银子如实的派发给那些被裁汰的老弱,平复了这些士卒心中的怨气,如果不是李桓以锦衣卫暗中镇压了数十起京营低级将领所要搞出的种种串联,单凭他们勋贵的威望,根本就别想那么顺利的完成对京营的重整。

这会儿冯永邦大步走了过来,手中捧着一份名册,向着李桓一礼道:“见过大都督。”

李桓微微点了点头道:“统计的如何了?”

冯永邦笑着道:“回大都督,十二团营全部裁汰完成,整顿之后所剩将士共计四万一千二百四十八人,共计裁汰老弱八万三千六百五十四人,中低级将领四百三十八人,派发遣散银钱计中低级将领,共计有四百五十八万两之多。”

站在一旁的张仑、朱辅等人虽然说已经知道为了这一次重整京营,天子的内库完全向李桓敞开,所需银钱,尽皆从天子内库之中取用。

但是陡然之间闻知竟然足足耗费四百六十万两之多的白银,张仑、朱辅等人还是忍不住露出惊骇之色。

那可是数百万两的纹银啊,几乎相当于大明一年的赋税所得纹银了。

拿出一年的赋税所得银钱来完成对京营这一大明顽疾毒瘤的重整,放眼大明几代帝王,竟然真的让李桓、朱厚照这一对君臣给做到了。

一时之间,张仑、朱辅等人皆是用一种复杂的神色看着李桓。

要知道一开始的时候,几乎没还有人看好李桓能够做到这点。

然而现在站在这里,看着校场之上国勇营那剩下的不到三千精锐士卒,虽然说人数上少了太多,相比一万多人,剩下不到两成,可是那一股气势,那一股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便是他们也能够看出,剩下来的这些全都是真正可堪一战的士卒。

想到自家子弟在这些时日当中,但凡是经过了李桓的认可,尽皆被李桓给安排进了裁汰过后的京营之中。

虽然说李桓将大量尸位素餐,没有什么能力的中低级将领清出了京营得罪了不少勋贵,但是李桓同样也接纳了不少勋贵之家真正的精英子弟进入军中,也算是平息了一部分勋贵的不满。

除此之外,李桓还奏请天子重开武举,将武举之日定于明年开春,大明停办多年的武举将再度开启,底层武人的上升渠道就此打开,那些空有才华能力,却没有机会见闻于天子的底层军户子弟将迎来一个春天。

因为李桓奏请重开武举,不单单是平民之家的子弟有资格,就连军户子弟一样有资格参加。

要知道以往武举一般是将军户子弟拒之门外的,以至于许多出身于军户之家的子弟哪怕是有着足够的武力和能力,却只能在地方卫所之中做一个普普通通籍籍无名的大头兵,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李桓相信来年春天,武举举行之日,天下武人必将为之振奋,不知那时,将能够为大明选拔出多少的可用之才。

乾清宫

当李桓抱着厚厚的一摞京营名册走进乾清宫的时候,早已经得到了消息的朱厚照正一脸期盼的看着走进来的李桓。

看着李桓,朱厚照脸上带着几分激动,颤声道:“李卿,可是成了吗?”

李桓冲着朱厚照重重的点了点头。

朱厚照脸上登时绽放出兴奋的笑容,忍不住原地走动哈哈大笑道:“好,好,京营这一顽疾,终于在朕手上得以解决。”

说着朱厚照上前拉着李桓,让李桓坐下道:“快给朕说一说看。”

李桓神色一正,将整顿京营的情况一五一十的给朱厚照道来。

最后李桓看着朱厚照道:“陛下,如今京营经过裁汰之后,尚且剩下四万余人,不过臣保证,这四万余人皆是精锐,稍加训练,便是一支敢战之师,战力远超先前的京营。”

朱厚照闻知京营竟然一下子裁汰了八万多老弱病残不禁叹道:“朕虽然早就知道京营早已经糜烂不堪,名义上足足有二十多万的京营,最后竟然只有四万余可用之师,每年朝廷为了养这一支大军,至少花费上百万两的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