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这一日血染西安府(第4/5页)

说到这里,丘聚开玩笑道:“陛下对李兄弟你可是无比看重啊,曾多次念叨李兄弟你为什么还不回京。”

李桓苦笑道:“非是李某不回京,实在是这陕地之事,一件接着一件,陕地官员落马大半,许多事情非得我来拿主意,朝廷派来的官员抵达之前,我若是离去,陕地怕是很快就要陷入到混乱之中。”

李桓虽然说不去处理具体的事情,但是有他坐镇延安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那些逃过一劫的大小官员在李桓的凶威之下可以说是兢兢业业,爆发出了全部的潜力做事,将陕地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可是这明显是在李桓的威慑之下,若是没有李桓,就相当于群龙无首,李桓一走,没人接收,陕地民政必然一片混乱。

丘聚闻言笑道:“李兄弟这次不用担心了,陛下钦点了陕地十几位官员,如今已经抵达延安府履任,所以李兄弟你随时可以同咱家一起回返京师。”

李桓微微点了点头。

大队人马顺利的进入济水关,回归大明。

在同杨一清做了一番交接之后,李桓带着关征等振威营将士一人双骑,奔着延安府而去。

这一日,延安府为之轰动

钦差大臣李桓亲自监斩陕地一百三十八名贪腐官员,上至布政使司布政、参政、下至县衙巡检、教谕。

这还只是身上有官阶品级的官员,其中还有涉案的大小吏员上千人之多。

可以说这一次陕地贪腐大案,受到牵连的官员官吏以及亲眷,加起来足足有数千人之多。

偌大的刑场之上,密密麻麻的数千士卒立于刑场四周戒严。

一次出动数千兵马戒严,可想而知刑场四周前来观看的百姓到底有多少。

随着灾情平复,在李桓的安排之下,大量的灾民已经分得了土地,各自散去。

这个时代土地兼并的问题极为严重,李桓通过抄家灭族,收缴了大量的田亩,再加上大量的流民身死,留下了不少的无主土地。

在李桓的统计安排之下,利用这些土地却也安置了不下数十万的流民百姓,有效的缓解了陕地土地兼并的问题。

只可惜相对于整个陕地而言,区区数十万百姓,数百万亩的田地重新分配根本就无关大局。

但是李桓能做的也只是这些,否则的话除非是改天换地,又或者是将陕地的士绅阶级全部屠杀一遍,不然想要彻底改变陕地土地兼并的局面根本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办到的。

面对这种局面,便是李桓也清楚,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真要是去动整个士绅阶级的土地这个逆鳞的话,保管他这边刚动手,那边整个陕地就敢全都反了。

此刻坐在高台之上,李桓看着台下被押上刑场的一众官员,心中莫名的生出几分感叹。

这些官员也只是被他查出来的一部分贪腐官员罢了,相比整个陕地官僚系统,其中所藏匿的贪官污吏绝对更多。

只是他要是真的留在陕地查办贪墨官员的话,恐怕没有个一年半载,没有数百上千的后备官员的话,也是为之奈何,只能尽可能的将这些贪婪无度的大贪官给拿下。

就在李桓身边坐着的十几张陌生的面孔,正是不久之前朝廷委任接掌陕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衙门的官员。

这些官员可以说都是三品、四品的官员,在这地方上绝对算得上是高官了。

但是这会儿一众官员却是一个个的神色肃穆,面色略显苍白、紧张之中带着几分惶恐的坐在那里。

这些人早就听说李桓在陕地大肆抄家灭族,整个陕地官场高层几乎被李桓给清空了大半。

李桓回到延安府的第一时间这些人就忙着去拜见李桓,结果没想到却是被李桓带来了这里。

李桓竟然要带他们亲自在这里监斩这些官员。

看着一个个狼狈无比被押上监斩台的一众官员,这些人莫名的生出几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

李桓可不管这些人心中在想些什么,只是看了看时辰,沉声喝道:“奉陛下命,陕地布政吴威等官员有负皇恩,按罪当灭其族,斩!”

一个斩字宛如惊雷一般在四周百姓,一众犯官的耳边炸响。

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的刽子手,只将一口烈酒喷在那寒光闪闪的鬼头大刀之上,随即一声呼喝。

登时一颗颗头颅滚落于地,鲜血激射而出。

随着一名名哭泣哀嚎咒骂的官员以及其亲眷被押上来明正典刑,大半个时辰过去,整个刑场之上,已经倒下了成百上千具尸体。

一开始的时候,四周的百姓还拍手叫好,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尸体堆积起来,哪怕是这些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的百姓也都被这一股阵势给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