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军需出问题了(第3/3页)

杨一清丝毫不受曹雄身上杀机的影响,而是一脸笑意的道:“曹总兵以为,王阳明王大都督此番的目的为何?”

曹雄冷哼一声道:“大都督的目的自然是重创鞑靼,乃至将达延汗带进关内的所有鞑靼人尽数留下。”

捋着胡须的杨一清微微点了点头道:“曹总兵所言甚是,大都督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留下鞑靼人,若是能够将达延汗给留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说话之间,杨一清眼眸之中闪过一道凌厉之色道:“武宁堡乃是达延汗他们的退路,只要武宁堡还在他们掌控之中,那么达延汗以及其麾下十几万大军就必然会奔着武宁堡而来。”

曹雄深吸一口气道:“照杨总督这么说,咱们就更加应该将武宁堡攻破彻底的堵死达延汗的退路了。”

杨一清哈哈大笑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曹总兵不妨想一想,如果我们已经将武宁堡给拿下的话,那么达延汗得到武宁堡失守的消息,他会作何选择?”

微微一愣,曹雄下意识的道:“自然是率领大军猛攻武宁堡,杀开一条逃生的血路啊。”

然而杨一清却是在曹雄的注视下缓缓摇了摇头,然后神色凝重的道:“不,达延汗他非但不会奔着武宁堡而来,反而会第一时间率领大军奔着其他关口而去,哪怕是为此要多走百余里的路程,他也绝对不会选择将十几万大军逃生的希望放在被我们所占据的武宁堡上面。”

曹雄只是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当他明白了杨一清话里的意思,再看杨一清的时候,眼中便忍不住带上了几分忌惮。

“这……这莫非是大都督的安排?”

杨一清缓缓摇了摇头,轻笑道:“这只不过是杨某与大都督心照不宣,相互配合罢了。”

咕噜一声,曹雄忍不住咽了口水,看杨一清的目光越发的古怪起来,心中暗暗的告诫自己,以后千万不要得罪杨一清这样的文臣。

实在是这些人的心思算计太深了,真要是得罪了这样的人,怕是自己怎么被算计死的都不知道。

杨一清何许人物,曹雄神色变化自然是看在其眼中,只需稍稍思索便能够猜到曹雄的心思。

只是杨一清看曹雄那一副忌惮的模样,忍不住心中苦笑,这分明是针对鞑靼人的算计,怎么搞得他像是变成了一个阴谋者一般。

轻咳了一声,杨一清向着曹雄道:“不过这会儿武宁堡也该拿下了,等下便由曹总兵亲自坐镇督战,争取一战拿下武宁堡。”

曹雄闻言一愣,眼睛一亮道:“达延汗的兵马距离武宁堡只有半天的路程,咱们也是时候关门打狗,将武宁堡给夺下了。”

说着曹雄站起射来,身上那一身的甲胄登时发出哗哗的金铁之声,当曹雄大步走向大帐外的时候,脚步突然一顿,曹雄回首神色郑重的向着杨一清道:“此刻拿下武宁堡,达延汗想要摆脱大都督的兵马再行挑选关卡做为退路却是已经来不及了,到那个时候,必然会死命冲击武宁堡,那个时候才是我们最大的考验。”

杨一清闻言同样是神色郑重道:“曹总兵所言甚是,我们最大的考验即将到来,能不能堵住十几万鞑靼大军,就看我们是不是可以挡住接下来达延汗的攻击了。”

曹雄哈哈大笑,豪气冲天的道:“总督大人且稍候,一个时辰之内,曹某定亲率大军拿下武宁堡。”

王阳明所部正是明军主力,足足二十余万大军宛如泰山压顶一般死死的缀在鞑靼人之后数十里外。

再度领兵断后的麻骨里却是一改先前的打法,完全发挥出鞑靼人骑兵的优势,虽然说无法正面抵挡明军如山崩一般的攻势,却是靠着骑兵的游击之法,在一定程度上迟缓了明军的前进速度。

此刻中军之中,王阳明神色肃穆的盯着几名官员,面色阴沉的喝道:“李阳,本督且问你,为何军中火器所需火药告缺,你这军需官到底是如何做的?”

李阳额头之上满是冷汗的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道:“大都督,实在是这几日火器消耗太大,先前囤积的火药消耗太快啊,下官……下官已经派人催促后方,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将所需军需调运过来。”

王阳明居高临下就那么盯着李阳,那犀利的目光仿佛是要将李阳给看穿一般,在王阳明的目光注视下,李阳整个人浑身颤抖,显然是承受了莫大的压力。

突然之间王阳明冷哼一声道:“本督再给你一次机会,若是还无法解决军需的问题,那就不要怪本督军法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