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主动让路的明军将领(第2/3页)

正说话之间,又是一阵急促无比的脚步声传来,这一次脚步声明显很多,郑光抬头看去,当看到来人的时候,郑光忍不住眼睛一亮,带着几分欣喜道:“苗尚,快告诉本大人,胡亮、郑武他们可曾挡住了鞑靼人的进攻?”

苗尚正是先前那名见机不妙,第一时间想着前来保护郑光的游击将军,此刻听了郑光的问话,苗尚当即便道:“大人,末将并没有见到胡大人、郑武大人他们,鞑靼人已经杀进了大营之中,兄弟们一点防备都没有,全都被打懵了,末将见机不妙,忙过来寻大人,保护大人安危。”

听苗尚这么说,郑光不禁心中有些急了,听苗尚的意思,鞑靼人已经杀进了大营之中,这也就意味着胡亮、郑武二人并没有拦住鞑靼人。

既然鞑靼人都已经杀进了大营之中,那岂不是说他们做为守军一方已经败了吗?

一想到自己特意向王阳明请命,并且为了争夺这一任务,还特意向王阳明立下了军令状,这才求得王阳明允许他率领麾下兵马防守狼牙口。

在郑光看来,狼牙口并不会遭受鞑靼人的攻击,在双方大战当中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处安全的所在。

事实也是如此,他率领麾下兵马来到狼牙口数日,连一个鞑靼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而武宁堡方向却是陷入到了厮杀当中,这让郑光心中暗暗得意自己的选择。

没有一点风险的便将功劳给立下了,虽然说这防守狼牙口的功劳无法同正面与鞑靼人拼杀相比,但是再怎么说,等到战后论功,也是少不了他一份功劳不是吗?

但是郑光怎么都没有想到,鞑靼人竟然会这么突兀的奔着狼牙口而来,甚至还一点征兆都没有的便冲着狼牙口发起的攻击。

但凡是给他点准备的时间也好啊。

这要是被鞑靼人从自己放手的狼牙口脱身而去,逃出生天,郑光自己都能够想象得出到时候身为一军主帅的王阳明会如何的震怒。

这纵敌的罪名他一个总兵官可扛不住,尤其他还特意立下了军令中。

一想到那军令中,再加上王阳明眼中容不得沙子的性子,郑光只感觉自己的脖子凉飕飕的。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一时之间郑光有些慌了,而这会儿几道身影也听到了动静纷纷赶了过来,正是郑光的几名心腹手下。

不过这些人大多都是文人,其中一名文士模样的青衫文士上前向着郑光道:“大人,这是发生了何事啊?”

郑光闻言回神过来,尤其是看到那名文士的时候,整个人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忍不住上前几步,一把抓住了那文士的手道:“文玉先生,鞑靼人杀进了大营,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啊?”

徐成字文玉,乃是一名落地的秀才,不过却凭借着几分小聪明,愣是成了郑光这位总兵官的心腹幕僚,极得郑光所信任。

此时听了郑光的话,徐成愣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愕然之色道:“鞑靼人来了?胡将军、郑武将军他们难道没有能够挡住鞑靼人的进攻吗?”

显然在徐成看来,他们有三万大军,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就算是鞑靼人十万人来攻,也不可能一鼓而下,这般轻松的便攻破明军大营吧。

一旁的游击将军苗尚忍不住道:“徐先生,是真的,我亲眼看到鞑靼人杀进大营之中,却是不见胡将军、郑武将军二人的身影。”

说着苗尚看向郑光道:“大人,快拿个主意吧,我等究竟是聚集兵马借着关口抵挡鞑靼人,同鞑靼人拼死一战,还是趁着鞑靼人还没有杀过来,大家立刻撤离此地。”

郑光下意识的向着身前的徐成看了过去道:“徐先生,你说我们该如何是好?要不本将军下令召集所有将士死守狼牙口?”

“大人不可啊!”

徐成捋着胡须,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闻言连忙冲着郑光道。

郑光一愣,带着几分不解道:“先生何出此言,本将军可是在大都督面前立下了军令状的,若是无法守住狼牙口的话,怕是无法向大都督交差啊,尤其还放走了鞑靼人,到时候大都督岂不是要砍了本将军的脑袋?”

徐成摇了摇头道:“大人此言差矣,且不说此刻鞑靼人已经杀入大营之中,全军大乱,就算是大人能够聚集一部分兵马,只怕也无力回天,难以抵挡鞑靼人,而且大人当知鞑靼人为了活命,任何挡在他们前方的敌人都必将会成为其拼命的对象,大人认为在这等不利的情况下,我们真的能够挡住鞑靼人吗?”

郑光下意识的摇了摇头道:“鞑靼人凶悍无比,就凭我们肯定是挡不住的,可是大都督那里……”

徐成轻笑道:“大人无需担心,不要忘了大人可是朝廷的一方总兵官,身份贵重,就算是有所谓的军令状又如何,谁还规定打仗这种事情只能胜不许败了吗?到时候就算是大都督再怎么生气,他也无权给大人定罪,至多是将大人交给朝廷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