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乎意料的封赏(第2/3页)

别说是一众官员了,就是朱厚照闻言都忍不住愣了一下,随即面色变得颇为难看起来。

他的确是留了李桓夜宿皇城,但那也只不过是正常的留宿罢了,结果到了这老御史口中,怎么听着都不对劲。

只是身为监察御史,本就有着监察不法,弹劾百官的职责,甚至就连天子的一些言行举止上的失误都在其监察弹劾的范围当中。

所以说陈方身为监察御史弹劾李桓根本就寻不出什么问题,一切皆是其职责所在。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看了陈方一眼缓缓开口解释道:“李卿昨日有要紧的事求见朕,因为事关重大,结果朕留其议事久了些,以至于宫门关闭,所以朕便将李卿留在皇城之中,命其留宿于皇城。”

不少官员听了朱厚照的话心中不由咯噔一声。

联想到昨夜他们所得到的那个惊人的消息,那么李桓因何入宫觐见天子也就不用猜了,肯定是关系到锦衣卫的事。

只是不知道李桓以及天子这一对君臣对于这么一件事,到底是什么态度,又商议了些什么,以至于都忘记了时间,导致李桓没能出宫。

只是稍加解释了一番,朱厚照冲着陈收摆了摆手道:“卿家若是没事的话,此事便到此为止吧。若是卿家真的有精力的话,不妨为朝廷监察百官,也为朝廷弹劾一些官员的不法之举。”

显然天子说这话就是在敲打陈收,毕竟天子虽然性子敦厚,可是并不意味着没有脾气啊。

这大朝会刚刚开始就被人抓着可大可小的事弹劾,他这位天子难道不要面子吗。

此时李桓也自武勋行列当中走出,向着陈收拱了拱手道:“多谢陈大人当面指正,此事的确是李某之过。”

陈收冲着天子拜了拜,根本就没有理会李桓的意思,径自退到了百官行列当中。

经陈收这么一闹腾,原本百官紧张忐忑的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而此时朱厚照的目光投向了站在文官行列当中的阁老杨廷和身上。

随着李东阳致仕,内阁首辅致仕的情况下,内阁一下处在了群龙无首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杨廷和凭借其资历,隐隐的成为内阁首辅的人选,至少无论是王鏊还是刘宇能力和资历都无法同杨廷和相争。

此时注意到天子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杨廷和自然明白朱厚照的意思,这是在提醒他这位暂代内阁首辅的阁臣该站出来推动接下来大朝会最重要的事情了。

深吸一口气,杨廷和缓步自朝臣行列当中走出,冲着朱厚照叩拜道:“启禀陛下,前番一战,我朝取得前所未有之大胜,如今有功之将士凯旋归来,而兵部、五军都督府以及内阁已经针对有功将士所立下的功勋,拟定了一众将士的封赏,恳请陛下晓瑜百官、传之天下,以昭朝廷以及陛下酬谢众将士军功之意。”

说着杨廷和向着朱厚照长稽一礼拜下。

顿时一道道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朱厚照的身上。

哪怕是精力不济,纵然是因为知晓这大朝会极有可能酝酿着一场暴风云,可是此时一众官员仍然是对于接下来的封赏环节充满了期待。

这可是封爵啊,大明最重军功,一旦军功封爵,必然名留史册,传之千古。

这可是无上的荣耀,须知他们这些人纵然是拼搏一辈子,怕是死后都未必能够在史书上留下一丝的痕迹。

可是今日在这大朝会之上得到天子封赏的一众将领,肯定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厚照微微颔首,冲着身旁的丘聚道:“来人,宣读圣旨。”

丘聚自一旁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小黄门手中接过一份早已经拟定好了的明黄色绢帛,正是犒赏三军,加封有功之臣的圣旨。

丘聚双手捧着圣旨,先是冲着天子拜了拜,这才缓缓转过身来,脸上露出凝重之色,然后在一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将圣旨慢慢展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有敌鞑靼,犯我大明……众将之功,可昭日月,朕心甚慰,今开大朝会,封赏有功之将士……”

一段辞藻并不算华丽的文字过后,简单讲述了因何有今日之封赏,场中百官静悄悄的听着,不过众人很清楚,最让人期待的封赏马上就要到来。

纵然是一些官员已经知晓了其中一些人的封赏,可是他们所知晓的不过是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商议出来的,至于说最终的封赏为何,说实话还是要由天子来裁定,只要圣旨一日没有宣读,那么关于众人的封赏便可以说是一个悬念。

就见丘聚语调一顿,目光一扫,缓缓开口道:“有中军都督府大都督李桓,平定安化王叛乱,统军迎战鞑靼,率大军深入草原,扬我军威于外,杀敌无数,军功赫赫,今敕封李桓为冠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