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还可以这样?(第3/3页)

不等董和将话说完,朱厚照便打断董和的话,目光投向王鏊、杨廷和、刘宇、王阳明几位阁老道:“几位阁老,不知你们对此怎么看?”

这会儿朱厚照显然是反应了过来,董和哪里是在弹劾李桓贪墨啊,这就是拿李桓做幌子,最终的目的还是那一笔巨款啊。

对于那一笔巨款,朱厚照自然是不想充入国库,倒不是他是什么昏君,非要将所有的好东西全都拢进内库之中,实在是朱厚照感觉这些金银入了内库,比放在国库当中更让他放心,便是使用起来,也更加的方便。

就好比先前重整京营,如果说正常情况下,想要裁汰京营老弱,必然要花费一大笔的金银,那么这一笔金银想要由朝廷支出的话,只怕会被朝堂之上一众大臣给卡住。

他们或许不会明确表示反对,但是绝对会卡住那一笔银两。

而内库之中的银钱却是他随心所欲可以调用的,当时他便是直接自内库调拨了一批金银给李桓用来裁汰京营,重整了京营。

现在想一想,如果说不是他以内库的钱财支持李桓裁汰了京营老弱,重新组建了一批精锐,恐怕后来鞑靼入侵犯边就未必会有那一场大胜了。

所以说但凡是有可能的话,朱厚照是不打算坐视那一笔巨额的财富充入国库的。

当初几位阁老不知李桓在扬州府抄家的具体情形,入宫之后便同天子就此事达成了默契,他们默许那一批抄没来的财物进入内库,而天子则是从内库当中调拨三百万两银钱充入国库。

本来这件事情应该是就这么定了的,可是谁让那一笔财物的数额太过惊人了,待到满朝文武察觉到这点之后,再看那三百万两自然就不想了。

不用说,董和主动站出来针对那一笔财物,就是代表了满朝文武准备不认账了。

这会儿天子看向几位阁老,同样满朝文武也是将目光投向了杨廷和、王鏊几人。

虽然说几位阁老乃是百官之表率,是百官公推出来的领袖,但是并不代表有些事情百官就什么都听几位内阁阁老的。

当然这件事情要说没有阁老背后推动的话,恐怕也没有人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