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需要证据(第2/3页)

此时不少的官员看向李桓的目光之中甚至隐隐的带着几分痛恨之色,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李桓挖了他们的祖坟一般。

同样也有一些官员看向李桓的目光当中带着几分嘲讽,好像是要看李桓的笑话一般。

对于这些异样的目光李桓自然不可能察觉不到,但是李桓根本就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

他很清楚自己要进行的税赋改革对于这些官员的冲击到底有多大,虽然说不少人对他的态度很是恶劣,这还只是税赋改革的第一步,也就是稍稍触及到他们的利益而已。

李桓敢说,如果说接下来,他继续在摊丁入亩的基础上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公的话,李桓敢说在场的这些官员绝对有人敢冲上来寻他的麻烦。

此时的王阳明脸上明显带着几分愁容,看了看那空荡荡的天子龙椅,再看看李桓忍不住低声向着李桓道:“冠军侯等下真的要痛下杀手吗?”

做为主持田亩、丁口清查事务的王阳明自然同李桓、朱厚照一般第一时间便拿到了户部统计出来的关于田亩、丁口的数据。

李桓还有朱厚照都能够一眼看出那数据不对劲,更不要说是已经在内阁阁老的位子上坐了一段时日的王阳明了。

纵然是王阳明对于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之地到底拥有多少的田亩以及丁口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可是凭借着他从内阁平日里所处理的大大小小的事关民生的政务方面也多少能够推断出一个大致的数字来。

毕竟丁口以及田亩多少同民生没有直接的联系,可是却有着间接的联系,其他不提,就说食盐这一项的消耗,完全就是同丁口紧密相连。

人口多,那么必然会对食盐的消耗多,这点是千古不变的至理。

不久之前李桓亲自登门拜访于他,直接向王阳明表明户部统计出来的数据不对,二人对于自己选派到地方上督查的官员以及锦衣卫还是有着几分信心的,自问这些人就算是有人被收买,也不可能会大量被收买。

那么这样一来,地方上的统计出来的数据应该就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就算是有瞒报的现象,那么肯定也不会那么大。

这种情况下,唯一值得怀疑的就应该是负责统计这些地方上所数百州府所呈报上来的数据的户部官员从中做了手脚了。

只是二人翻看了被锦衣卫自户部带回的几十个大箱子的账簿,从那密密麻麻的数据当中一时之间还真的找不出到底是哪些地方被动了手脚。

虽然说李桓已经命锦衣卫抽调了精干人手去查那些账簿,但是几十个大箱子的账簿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精通术数的精干人手哪怕是在锦衣卫之中也是相当有限,所以说想要真正的从这些账簿当中查找出问题所在,也必然不是三两日的功夫所能够做到的。

如果说是换做一般的人的话,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自然是不好暴起发难,将目标直指某些人,毕竟你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便说某些官员欺上瞒下,搞不好就会被人反咬一口。

可是这对于李桓来说,却不是什么问题。

既然可以确定是户部的官员从中做了手脚,就算是他李桓冤枉了这些人,真的是其他的环节出了问题,但是李桓就不信户部那些官员就看不出统计出来的数据的不对劲之处。

这种情况下这些官员却是没有一个出面将之奏于天子,那么就不要怪李桓不客气了。

听了王阳明的话,李桓微微侧目看了王阳明一眼道:“不说要查清楚那些账簿到底需要多久,这其间还要耽误多少时间,反正李某可以确定就是这些人从中做了手脚,那么为何不能够直接将这些人拿下呢。”

说着李桓轻笑道:“李某解决不了麻烦,难道说还解决不了给李某制造麻烦的人吗?再说了,只要这些人前往诏狱走上一遭,其中有什么问题不就水落石出了吗?”

听李桓这般轻描淡写的便决定了不少官员的命运,王阳明不禁一阵苦笑。

虽然说李桓这般的手段实在是有些简单粗暴,但是有一点王阳明却是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李桓这般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却是最为直接有效的。

户部那些官员只要前往诏狱走上一遭,都不用他和李桓派人去查账,保管这些人就一个个的老老实实的将其中的猫腻给交代的一清二楚。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李桓不久之前与他商议在今日大朝会之上直接发难,将户部整个负责田亩、丁口统计的大小官员尽数拿下的建议,王阳明最终选择了同意。

百官之中,做为户部一名郎中的崔英哪怕是放在百官当中,也是品阶不小的官员了,此刻身边聚集了几名官员,一看就是户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