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李桓又抄家了(第2/3页)

其余官员此时反应过来,也都齐齐向着天子道贺。

朱厚照笑着道:“此乃我大明之幸,天下百姓之幸也!”

如果说宁王叛乱旷日持久,真的一战打上几年的话,恐怕最后就算是平定了宁王叛乱,只怕整个江南也要被打烂了,到时候大明也必然会元气大伤,不知要多久才能够恢复过来。

虽然说李桓此番平叛也花费了一段时间,但是真正来说,江南之地其实并没有怎么受到兵灾的影响。

毕竟宁王所过之处,不少官员那是直接举城投降,至于一些抵抗的城池,宁王为了早一日攻下南京城,更是直接选择不去攻打那些城池,一路狂赶,奔着南京城而去。

所以说宁王叛乱看似持续的时间不短,其实真正的战事却没有经历几场,自然而然而也就没有出现什么乱军、溃兵祸害百姓的事情。

尤其是李桓快刀斩乱麻一般,只一日之间便一战覆灭宁王叛军,更是将战争对百姓的伤害降低到了极致,真要说起来的话,还真的如朱厚照所说的那般,乃是大明江山社稷之幸,大明百姓之幸。

一众官员离去,随之李桓一战覆灭宁王数十万叛军,生擒宁王,平定宁王叛乱的消息便如一阵风一般在京城传播开来。

一时之间不知道多少得知消息的人被惊的目瞪口呆。

不知多少人等着看李桓的笑话,结果却是等来了这般的大捷,如何不让这些人为之惊愕。

皇城之中,大殿之中,王阳明并没有随着一众官员离去,而是被天子给留了下来。

此刻殿中只剩下了天子、王阳明以及随侍的高凤几人。

就见朱厚照看着王阳明,神色之间带着几分凝重道:“李卿密奏,主动请缨要督办宁王叛乱之后续事宜,不知王卿家以为如何?”

王阳明闻言不由的眉头一挑,脸上不禁露出迟疑之色。

说实话,王阳明对于李桓那是再了解不过,本来李桓做为平叛大将军,三军主帅,如今宁王叛乱已定,李桓理当班师回朝,接受朝廷封赏才是。

至于说后续的事宜,对于那些地方上同宁王有所勾连的官员、士绅等人的处置理应由朝廷派出官员亲自督办才是。

可是李桓却是主动上奏,希望能够亲自督办这件事情。

王阳明都不用想,如果说朝廷派遣三司官员组团亲自督办这一大案的话,肯定会有不少漏网之鱼出现,若然将这大案交给李桓督办的话,只怕整个江南就要被杀个人头滚滚,血染江南了。

想到李桓当初在福州一地大开杀戒的情形,王阳明不禁心中一叹,看向朱厚照道:“回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臣不敢妄言,请陛下自行决断便是。”

其实王阳明的心理是非常的犹豫的,他很清楚这件案子其实最佳的督办人选还真的是非李桓莫属,也只有李桓亲自出马,方才能够让那些勾结宁王之人受到应有的惩处,但是王阳明只是一想到这件案子一旦交给李桓,怕是不知多少人要因此而人头落地。

看了王阳明一眼,朱厚照坐在那里,轻轻的叩击着桌案,过了好一会儿,似乎是有了决断,这才缓缓开口道:“传朕旨意,由威武大将军、冠军侯李桓为钦差大臣,亲自督办宁王谋逆一案,许其先斩后奏!”

王阳明闻言心中一颤,拱手一礼道:“老臣领命。”

南京城

一座堪称巍峨的府邸之前,一队士卒如狼似虎一般狠狠地撞开那厚实无比的府邸大门。

西城伯许明亮此刻正在一众仆从以及十几名家将的簇拥之下面色惶恐而又难看的看着那轰然倒塌的府邸大门。

当其看到为首的那一道身影的时候,西城伯许明亮不禁身子一晃,差点昏死过去。

李桓大步上前,带着几分嘲讽看着如丧考妣一般的西城伯许明亮冷笑一声道:“西城伯,你勾结宁王,意图谋逆,如今事发了,你可知罪?”

许明亮身后,一名青年忍不住向着李桓道:“你……你这是污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许家为大明受过伤、流过血,与国同休,你安敢……”

李桓只是淡淡的看了那青年一眼,大手一挥道:“给本候将其拿下,西城伯阖府上下,不许走脱一人。”

“遵命!”

顿时一队士卒手持枷锁上前,登时偌大的西城伯府之中一片的哭天喊地的哀求之声,然而面对这些煞气十足的士卒,要么反抗被杀,要么束手就擒。

不单单是西城伯府,南京城之中,至少数十名官员、勋贵之家都有兵马堵住府门抓人,可以说偌大的南京城到处都能够看到朝廷兵马在锦衣卫的配合之下拿人的情形。

南京城中汇聚了南直隶大大半的官员勋贵豪强,这会儿不知多少人躲在府中瑟瑟发抖,唯恐下一刻那紧闭的府门就被如狼似虎的朝廷兵马给撞开,自家阖家老小被套上枷锁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