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募兵二十万(第2/3页)

大明正德十年秋

京师御书房

御书房当中天子端坐,而李桓、王阳明等一众朝廷重臣则是齐聚于此。

此时天子看着一众人,脸上露出几分笑意道:“诸位卿家,至前日靖王出海,至此我大明境内再无一尊藩王,至此之后,朝廷也将减少一大负担,众卿家却是辛苦了。”

虽然说组织人马和船队出海更多的是各家藩王府邸出面组织的,可是背后却是少不了朝廷的支持。

毕竟许多藩王府邸的人根本就没有那个组织能力,毕竟不少藩王全完就是沦落为了废物一样的存在。

要不是朝廷为这些藩王更换了王府之中的吏员,让王府具有组织能力的话,怕是至少三成的王府根本就无法完成迁移的行动。

所以说这一次朝廷在其中也是出力不小,而这件事情则是有内阁重臣亲自负责,所以说在这里,天子对在场的一众人予以称赞。

王阳明等人连忙向着天子拜下。

君臣在御书房当中又商议了一番关于收回的那些王府产业的处理问题之后,这一次的小朝会也就随之散去。

走出宫门的李桓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府,反而是走向了五军都督府。

如今李桓在五军都督府当中尚且还挂着职衔,执掌中军都督府,相比以往五军都督府的权利被兵部侵吞了大半,如今因为李桓的强势以及大量新晋勋贵进入五军都督府当中,再加上天子的支持,所以如今的五军都督府已然成为了能够同内阁相抗衡的势力。

在五军都督府当中,无论是张仑还是朱辅等人,可以说是在偌大的利益捆绑之下,全都是站在李桓这一边的,所以说在五军都督府当中,李桓绝对算得上是一言九鼎的存在。

都督府之中,几位都督全都在场,见到李桓的时候,朱辅一边品茶一边看向李桓道:“贤婿,不知你召咱们大家伙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李桓坐下来,目光扫过几人道:“前番朝廷整顿地方卫所,大量迁移卫所兵卒前往南洋,如今已经过去有数年时间,不知这件事情办的如何了?”

几人一听,目光则是投向了坐在那里的英国公张仑身上。

几人之中英国公张仑算是年纪最小的,似乎是受到李桓的刺激和影响,如今在五军都督府当中可谓是干劲十足。

所以说关于整顿地方卫所的事情也就由张仑负责。

张仑看向李桓开口介绍道:“得力于内阁的大力支持,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天下诸多卫所已经全数裁撤,共计裁撤卫所兵卒二百三十六万余人,除了就地分发原卫所土地之外,有一百二十余万百姓迁往南洋,安置于泗水、爪哇、马六甲等各大岛屿。”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仑脸上不禁露出几分得意之色,要知道这可是一件大工程,虽然说有内阁派出的大量的吏员的辅助,但是这件事情却是由他一手督办,能够办好这么一件事情,张仑却是值得自傲的。

李桓对于这件事情其实也是有所了解的,毕竟猜测地方卫所这件事情也不是一件小事,其过程当中肯定会有种种的事情发生。

其他不说,就是地方卫所的官员利益盘根错节,要知道许多地方卫所官员那可是靠着喝兵血,将卫所士卒当做奴仆一般使唤来维持着他们的富贵生活的。

朝廷陡然之间下旨裁撤地方卫所,安置这些军户,对于大明来说自然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对于这些既得利益者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了。

所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可是闹出了不知多少例的所谓兵变事件,只可惜对于这些地方卫所官员的反应,张仑早有准备,有京营精锐兵马亲自镇压,一府一府的裁撤下去,但凡是敢跳出来对抗的直接被拿下,然后抄家灭族。

在接连抄没了十几个卫指挥使的家,灭其满门之后,地方上的卫所官员才算是一个个的老实下来,被吓得老老实实的配合朝廷裁撤卫所。

李桓向着几人轻笑一声道:“如今藩王移藩海外,地方卫所彻底裁撤,可以说一下子为朝廷减轻了大量的财政负担,加上税赋的收入,朝廷可以说空前的富裕。”

不用李桓说,众人也知道如今的朝廷财政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好,可以说放眼历朝历代,能够及得上大明如今的财政收入的绝对是绝无仅有。

要知道单单是去岁,大明抛开粮税,就是各种商税加起来便足足有一千多万两之多,若是加上九大市舶司的关税上千万两,两千多万两的税银。

而粮税收入更是相较税赋改革之前硬生生的提升了两倍之多,然而朝廷的开支却是大大减少了许多。

这就使得朝廷的财政愣是出现了大量的盈余。

张仑看着李桓,以他对李桓的了解,只怕李桓这次是有什么大事要同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