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盛世滋丁(第2/3页)

在李桓看来,这些拥有着惊才绝艳,堪称神乎其神技艺的工匠,其价值之大,对大明的贡献之大,还要远远超过那些所谓的翰林学士。

这也是李桓上奏天子祈请天子敕封这些工匠为格物大学士头衔的缘故。

大明正德十六年六月

进京朝见大明天子的西方使节团经过鸿胪寺一两个月的教导礼仪,总算是得到了大明天子的召见。

庄严肃穆的乾清宫中,百官林立,外间的甬道两侧则是肃然而立的皇家禁卫军,一个个的宛若塑像一般,浑身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

十几名代表西方各国的使者在礼官的引领之下向着乾清宫而来,一路之上看着那庄严肃穆的皇城殿宇,带给众人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

在百官的注视下,十几名西方使者恭敬的进入乾清宫,无比虔诚的冲着天子叩拜见礼,然后双手奉上国书。

站在百官行列之中的李桓看着代表着这个时代西方强国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吉利、荷兰等国家的使臣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向天子叩拜,嘴角不禁露出几分笑意。

什么叫做天朝上国,这就是天朝上国的无限威仪啊。

不过李桓也清楚,这些西方人从来都是畏威而不怀德,只要你的拳头够硬,那么这些人就会表现的无比恭顺。

如果说不是大明在海上几次大败做为西方海上强国的葡萄牙,对于这些强盗嘴脸的西方国家来说,他们又怎么可能会这么老实。

接受了来自于西方十几个国度的国书,使得朝廷对于西方的了解更深一步,虽然说朝堂之上一众大臣知晓了在遥远的西方有着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存在,不过对于这些相隔万里之遥的国家,朝堂之上大多数的官员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不过这些官员的态度和反应倒也正常,毕竟如今的大明正处在一个高度发展以及变革的时代。

随着大明大量藩王宗亲外封,朝廷对外扩张的脚步却是丝毫没有停滞下来,尤其是在越来越强势的勋贵以及军方的推动之下,大明的军队脚步已经踏出了大明疆域,开始向着四周开始扩张。

以往制约着中原王朝向外扩张的因素,其中最大的就是交通、信息传播速度等,说到底就是一点,那就是交通便利程度。

毕竟一个王朝的控制范围是有着极限的,就算是版图一时对外扩张,可是如果无法对之形成有效的统治的话,一旦中原王朝出现动乱,那么位于偏远的边疆之地的版图便有极大的可能会再度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

如今大明能够对外扩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大量平整便捷的水泥道路的出现。

随着对倭国战争的胜利,大量的倭人青壮沦为俘虏奴隶被用来开矿、修路。

可以想象当数以百万计的大量俘虏用来开矿、修路的时候,所能够带来的变化到底有多大。

数条横贯大明南北的道路被同时开工,直接动用的人力足足有数百万之多,这样规模宏大的工程不管是放在任何朝代,其直接的后果就是王朝崩塌。

可是对于大明来说,却是没有丝毫的影响,非但是没有动摇大明的根基,反而是使得大明的发展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

绵延数千里、上万里的道路就是一条条大明对外扩张的触手,道路所及,大明投送兵马的速度较之以往提升了又岂止数倍。

一晃便是十几年,转眼便已经到了大明正德三十年。

昔日将作监的所在正矗立着一座高达数丈的高楼,方圆数里范围之内皆是一片片新建的高楼。其中成立了十几年之久的大明皇家格物司便坐落在此处。

一辆马车缓缓进入其中最为醒目的大明皇家格物司衙门。

做为大明天子钦封的格物大学士之一的罗通正身着一袭袍服恭敬的向着李桓施礼道:“下官见过国公爷。”

虽然说十几年过去,然而李桓看上去较之当年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整个人看上去一点都不像这个时代四五十岁的那般年龄,就算是说李桓只有二十多岁都不会有任何人会怀疑。

不过这些年的养尊处优,身处高位,李桓早已经养出了一身上位者的气质,看着眼前的罗通,嘴角露出几分笑意道:“本公看你们的奏报,说是你们格物司研究了近二十年之久的蒸汽机项目终于有了成果,本公特来一观!”

显然罗通等人早已经知晓李桓此番的来意,所以听了李桓的一番话忙道:“大人若是要查看蒸汽机的进展的话,还请移驾城外,新造的蒸汽机此刻正在城外准备试机。”

李桓眉头一挑道:“随我出城。”

城外一片连绵的厂房建筑覆盖十几里范围,正是大明皇家格物司下属的制造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