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奸贼,吃老夫一拐杖!(第3/4页)

听到叔孙通的这些话,他的弟子们大惊失色,正要起身询问,叔孙通却皱着眉头,“我方才所讲,为何不去复习呢?!”

众人急忙低下头,继续读书。

叔孙通并没有去跟家人告别,直接令弟子驾车,朝着皇宫行驶而去。

不久之后,他就坐在了吕后的面前。

“太后,臣没有什么才能,却位居三公,臣知道,这是因为唐王的言语,臣因此非常的敬重唐王,常常想着要报答他的恩情。”

吕后冷着脸,朝中出了什么事,她是知道的,自然也就知道叔孙通来找自己的目的,叔孙通刚说了一句,吕后便骂道:“您就是这样报答他的恩情嘛?天下之事,难道都要怪罪一个十一岁的幼童吗?!”

叔孙通急忙说道:“请太后明鉴,并非是这样。”

“我儿尚未婚娶,难道要以匈奴之女为正室?哪有这样的道理!”

吕后比刘盈还要生气,她怒气冲冲的说道:“再有献此言者,当处死!”

叔孙通吓得腿都开始抖了,他鼓起勇气,颤抖着说道:“太后,我儒家的弟子,在唐国深受重用,我与唐王,并无任何恩怨。”

“当初冒顿写信侮辱太后,太后却不愿意作战,这是为什么呢?”

吕后板着脸,没有回答。

叔孙通又说道:“这是因为太后重视天下的程度超过了对自己名誉的重视……如今跟当初何其相似啊,大汉有圣君,有贤臣,万众一心,所缺少的,只是发展的时间……只要有十年的安稳时日,大汉就再也不必畏惧外敌,匈奴也不敢轻易羞辱。”

“太后是爱自己的儿子还是更爱这个天下呢?”

“我之所以敢来找太后,不是因为我不怕死,臣这个人很胆小,平生最怕死,我来找太后,是因为我知道太后不会杀我……太后乃大汉国母,虽爱幼子,却更爱天下……这件事,虽然会影响到唐王的名誉,却不会害他的性命,太后当初愿意忍受侮辱也不愿意轻易出战,如今为了幼子,又为何如此强硬呢?”

吕后没有说话,只是冷冷的看着他。

叔孙通又说道:“我们都知道,战事并非是因为唐王,天下人不会责怪唐王冒然开战,后人也一定会知道唐王为了天下而舍弃自己的名誉,因此而更加敬仰他……请太后熟虑。”

吕后迟疑了片刻,缓缓站起身来,“匈奴人生性残暴,他们很快就会撕毁合约,再次动手。”

“就算如此,天下人也知道了我大汉是不愿主动与匈奴作战的,若是匈奴再来,天下百姓定会无比的愤怒,也会明白战事的过错在彼,故愿为陛下死战。”

吕后若有所思。

“太后,请您下令,说服陛下,让他同意和亲,大汉需要和平啊……”

就在他们交谈的时候,忽然,刘长闯进了椒房殿内,他拍打着身上的积雪,骂道:“这天气,实在是……呦?叔孙通啊?你怎么来椒房殿了?”

刘长大大咧咧的坐在了一旁,看着他们。

吕后说道:“是为了议和之事而来的……匈奴想要议和,以女嫁你。”

“哈哈哈,就这事啊?没事,阿母,应了他!答应之后,照常跟月氏联系,照常去砍匈奴狗头,我还能白得一个妻,这多好啊!”

刘长笑着说道。

吕后又说道:“只是,冒顿认为,战事在你,你若是如往常那样做,只怕天下人都会怪罪你。”

“怪罪个屁,我唐国百姓巴不得有战争呢,打仗了还能升爵!”

“这天下人可不只是你唐国百姓啊。”

“啊?阿母是说赵国这些的?哈哈哈,他们怪罪又能如何?但凡敢多说一句,我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军功制!”

吕后摇了摇头,“我说的,乃是庙堂之众。”

“庙堂之臣?除了周勃,樊哙,陈平,灌婴,夏侯婴,曹贼……之外,其他人都是酒囊饭袋!寡人根本不放在眼里!”

“你就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名誉吗?”

“名誉?那玩意能换几匹战马?”

……

刘盈坐在上位,愤怒的看着群臣。

刘盈从不曾如此愤怒过,在叔孙通见过太后之后,群臣就安心了,事实再次证明,群臣怕的不是他这个天子,怕的是椒房殿里的那位。在太后表示不会反对之后,群臣就更来劲了,他们直接联合起来,一同上奏,希望能与匈奴议和,换取太平。

曹参脸色漆黑,一言不发,他是反对这么做的。

只是当群臣都联合起来的时候,他这个国相,实在是无法站在皇帝这边,他必须要适当的把握好庙堂里的平衡,若是让群臣觉得他彻底倒向了天子,那他就不好再统帅群臣。因此,曹参在此时只能保持沉默,只是,他也一样的愤怒,目光很是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