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韩信教出项羽,张良教出陈平(第3/4页)

“这不是召公吗?许久不见,怎么这么老了?”

朝议还没有开始,张不疑就在群臣之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忍不住开口嘲讽道。

召平冷笑了起来,“此番却是来庙堂任职。”

“任职啊?好事啊,放心吧,我会给你安排一个尽量轻松些的事情,你这也不知能活多久,我怕你死在庙堂啊!”

“你这个反贼都不曾被杀死,我又怎么会死呢?”

当召平这个唐王曾经的舍人赶到庙堂的时候,群臣还是有些忌惮的,他们都知道刘长一直有着换掉他们的心思,因此都认定召平跟张不疑是一伙的,是来对付他们的,可是听到这两人的亲切问候,群臣眼前一亮,原来是友军啊!

很快,召平周围就围聚了不少的大臣,笑呵呵的与他寒暄了起来。

召平果然跟张不疑那厮不同,不失礼数,跟群臣相处的很是和谐。

唉,若是大王的舍人都像他这样该多好啊。

众人不由得感慨着。

“大王派刘敬负责修建皇陵之事,弄得天下十室九空啊……各地迁徙了近十万人,要前往河西那荒芜之地……这如何是好啊?”

有大臣隐晦的说起了修建皇陵的事情。

召平心中凌然,即刻装出了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叫道:“这都是有奸贼蛊惑!我一定劝说大王,让他打消这样的想法!”

张不疑大怒,质问道:“召平!你这个奸贼!你反对陛下修建皇陵!是何居心?你想谋反吗?”

“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让大王能体恤民情!”

一时间,攻守之势异也,当反贼成功的时候,反贼就变成了忠臣,而忠臣却变成了反贼。

刘敬这个人下手是真的狠,他没有让地方官吏来禀告,反而是借助绣衣的力量,调查各地的豪族,重心放在了那些有过劣迹,欺压百姓的,兼并土地的人身上,结果这么一查,各地的情况令人心惊,连太后的一些族人都开始在地方上为非作歹。

像驷钧这类的,还要颜面,虽然作恶不少,可也时不时救济一下百姓,不会将恶行放在明面上,不会让齐王知道。

但是位于底层的那些豪族,那完全就是随心所欲了,他们不需要颜面,只需要利益,地方官吏上前质问,他们便能大呼:我祖父跟着高皇帝入关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你还想要来管我?

这些人大多继承了父祖留下的爵位,有些人的爵位甚至高于县令,原先秦国为了打击旧贵族所设立的军功制,却在此刻养出了一大群好逸恶劳,无恶不作的旧贵族。

刘敬对他们完全不客气,在调查完情况之后,一声令下,给这些人降下洪福。

地方官吏们即刻押着他们前往河西,他们原先的土地,则是平分给当地的百姓去耕作,释放他们的佃户奴隶,让他们也拥有自己的土地,一时间,天下哀鸿遍野,他们也全力寻找自己上头,希望能保全自己的全族。

朝臣们对刘敬也就愈发的痛恨了。

光是在这几天内,刘敬就遭遇了两次刺杀,唐王大怒,令廷尉全力搜捕。

迎着那无数充满了恶意的眼神,刘敬没有半点的惧怕。

张不疑挡在了他的面前,不屑的看着这些人,“陛下就该听从陈侯的劝谏,将你们都杀了了事!”

朝议开始,众人纷纷走进了皇宫里。

张不疑正要过去,陈平猛地转过头来,死死盯着张不疑的双眼。

不知为什么,平日里无法无天的张不疑,此刻却莫名的感觉到一种胆寒,腿都有些迈不开。

“鹰能跃过的山峦……雀未必跃的过。”

张不疑笑了起来,“不敢有翻越仲父的想法。”

陈平笑了笑,露出了那森白的牙齿,他笑得很是可怕,张不疑只觉得背后发凉,脸上的笑意也僵硬了些。

在陈平离开之后,张不疑偷偷擦了擦汗,要不是群臣发难,自己也不至于将这厮推上去……不过,这厮还是少招惹的好,再招惹下去,若是激怒了他,只怕阿父也要为难啊。

朝议之时,刘长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召平为相。

张不疑瞪圆了双眼,为相??他凭什么??

可这容不得张不疑反对,召平瞥了他一眼,随即领命。

群臣都有些安静,召平却忽然说道:“大王!臣要弹劾刘敬!”

“他为了修建皇陵,动用近十万百姓,弄得天下疲敝,民不聊生!”

召平率先开口,群臣大喜,急忙跟在他的身后,纷纷上奏。

刘长大怒,“寡人以你为国相,便是让你如此行事的吗?”

站在群臣之中的陈平,此刻看着这几个人,轻轻的摇着头,闭上了双眼,进入养神状态。

召平顿时就混进了群臣之中,成为了群臣口中的贤相典范,他据理力争,跟张不疑大吵了一架,弄得唐王拂袖而去,瞬间就收获了巨大的人望,群臣纷纷拜见他,言语里满是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