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诸侯王的反应(第3/4页)

“田相……目前有晁错这样的奸贼在庙堂诋毁诸王,离间兄弟,您是否曾想陛下上书呢?”

这已经是在试探他的立场了。

田叔抚摸着长长的胡须,不动声色的说道:“这般大事,我怎么好直接上书呢?还是要群臣商谈,拿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想法,然后再上书……”

刘恢直接起身,“好了,那今天的朝议就到这里吧……我们先商议。”

太尉只觉得眼前一黑。

以我们梁国的办事效率,等我们拿出了想法,对庙堂上书的时候,晁错都不知是否还担任御史大夫呢!!

他看着格外平静的田叔,也只好压下了心里的想法,大王和国相都不在意,那自己还劝什么呢,算了,还是回家去喝茶吧。

而事情也正如这位太尉所想的那般,直到整个削藩的事情落下帷幕,梁国都没有完成自己的上书……当然,这是后话了。

除却梁国,齐地的反应也令人意想不到。

齐王刘襄是明确反对晁错的,奈何国相董赤却赞同削藩,两人不和,引发了诸多矛盾。

刘襄召集自己的心腹们商谈这件事的时候,董赤则是将战车直接开到了王宫门口,推开了郎中,直接闯进殿内,大声的质问齐王为什么绕过自己来召集群臣,是有什么意图?!

齐王极为愤怒,随即上书庙堂,向仲父告状,弹劾国相董赤羞辱自己。

他们算是彻底撕破了脸。

而在胶东国,胶东王刘建和国相徐厉都是明确反对削藩的,两人一同上书弹劾晁错。

赵国没有动静,楚王跟自己的文士们商谈之后,决定保持中立,不上书反对,也没有明确支持,其余几国因为地方太远,尚且还没有插手。

群臣的眼神不只是盯着外头的这些外王,也是逐步看向了里头的那几位外王。

某种程度上,长安里头的外王比外头更有话语权,甚至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他们的一番话,或许就能改变皇帝的态度。

刘濞当然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当刘勃从太学门口走出来的时候,当面就遇到了这位满脸笑容的仲父,正抚摸着胡须,笑吟吟的等着自己。

刘勃大惊,急忙上前拜见。

“你我都是至亲,何以如此多礼?说起来,你代国就在我燕国之旁,将来我们还要协力共治呢!”

刘濞热情的拍了拍刘勃的肩膀,刘勃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童,跟着诸多老师学习了这么久,他哪里听不出刘濞的言外之意,刘濞出现在这里,就已经说明了很多。

刘勃苦笑了起来,“仲父啊,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才能……治理国家这样的事情,还是得交予贤臣来操办啊。”

“这是什么话啊!”

刘濞看起来有些生气,他抿了抿嘴,一把拉着刘勃就往车上走,猛地一拉,居然没有拽动,刘濞一惊,再次看向了刘勃,打量着他这体格,再次拉扯,这次刘勃就乖乖跟着他上了车,上了马车,整个马车忽然一沉,刘濞感慨道:“当真可惜啊,这身板居然还在这里学什么儒,合该在我燕国学骑射啊……披个甲,你都可以去先登了!你可知武事?”

“仲父……骑,射,驭,剑,自幼勤学不辍,不曾荒废。”

刘勃解释道:“我儒家门生也是知武事的……”

刘濞却没有听他的解释,认真的说道:“削藩的事情,你应该是知道了,晁错这是准备让我们交出全部权力,去给他们当傀儡。”

刘勃没有说话。

“我知道……安是支持晁错的。”

刘勃还是没有说话。

刘濞笑着说道:“你别看这些朝臣们说的有头有尾的,扯什么外王势大,危害庙堂之类的,他们自己,也没几个是好东西……他们为什么想让我们交出权力?因为他们可以得到这些权力……你说地方该由贤明的大臣来治理,这是正确的,我麾下也有不少大臣,可是吧,总得有人来看着他们,为他们之首吧?我们好歹是治理自家之地,做不出竭泽而渔的事情,可他们呢?各个都想着自己的利益,为自己谋取好处,真让这些人代替我们在地方上做主,那才是最要命的……”

“他们为了政绩可以不顾地方百姓的死活,也可以不在乎地方的利益,反正这里只是他们一个跳板,不是他们的家……你真的觉得让他们来接手是最合适的吗?你在太学学习了这么久,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你应该是看出来了吧。”

“口口声声的仁义道德,忠君为国,可实际上呢?这些年我在燕国,都不知杀了多少这种口头上的贤臣……他们的宗族在地方上,做的事情可是天怒人怨的!他们的一个家仆,都敢抢占千亩土地,戏杀民妇,就这类的东西还配代替我们来治理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