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制(第3/4页)

刘敬来找晁错,当然是为了陵邑的事情,刘敬不想让陵邑成为偶尔动用的杀手锏,他要让其常态化,定制化,成为大汉不可或许的府邸之一,日复一夜的从豪强身上割肉,不给豪强任何喘息和抬起头来的机会,晁错的行为是一刀宰,刘敬的政策是温水煮青蛙,不赶尽杀绝,但是又不给对方崛起的机会,只能说好处和坏处都有,但是制度化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一来,哪怕后来出了个心疼那些良善之家的君王,也只能是约束一下这个府邸,不可能直接废除法令,毕竟府邸一出现,纠缠着的利益就出现了,有人可以牟利,那就不会让其消失。

尽管刘敬很厌恶有人以此牟利,但是为了长远,为了根本,他只能如此行事。

晁错听着刘敬的诸多想法,点了点头,“可以这么做,我会安排弹劾的,你来担任陵邑令?”

“不,我已经很年迈了,我可以负责这件事,却不能担任令,所以,我需要你来给我推荐一个可用之人。”

“这件事,你可以做主?”

“是陛下让我安排的。”

晁错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我可以举荐两个人,你自己选择,其中一人你已经见过了,就是曲周侯郦寄,在如今这些继承爵位的彻侯里,他算是有胆气的,能说会道,学问也不差,还曾上过战场,最重要的是,他分得清公私,在我麾下担任职务后,他最先就是对自家有亲的豪强出手,并不在意他们与自己的亲密关系,就是缺乏主见,若是有你来下令,他为你办事,倒也合适。”

“下一个。”

“宣平侯张偃。”

晁错认真的说道:“他目前就在我的麾下做事,你也知道他的身份吧?大汉长公主的嫡子,陛下的犹子,太后的亲外孙……他若是担任这个部门的令,绝对没有人敢反驳,也没有人敢拦着他,他的身份就是最好用的,但是他缺乏胆魄,才能也不是很充足,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毕竟事是你来下令的,若是能借他的势来做事,会事半功倍。”

刘敬点了点头,随即眯起了双眼。

“这两个人我都要带走。”

“那不行,这两个人,一个是御史中丞,一个是御史丞,你要是都带走了……那我麾下就没有人可以用了。”

“无碍,我可以举荐一个人,让他来为你的副手。”

“何人?”

“原先的北庭国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他先前因为正面与北庭王刘卬发生了冲突,没能劝谏君王的原因,被迫辞官,如今就在长安读书,等待着再次被启用,这个人颇有才能,能听取劝谏,能办事……不过嘛,这个人是反对削藩的,平日在北庭国就常常开口辱骂你,与申屠嘉为好友,互通书信,并且多次开口说应该杀了你来正庙堂之威,就看你用不用了。”

刘敬笑着说道:“他知道我来长安办大事,就上门拜访,希望能在我麾下做事,但是这个人没有年轻人的锐利,老谋深算,太有自己的想法,我不需要这样的人来协助我……反而是你这里,你这里大多都是年轻后生,反而是需要他这样的人,你觉得呢?”

晁错的脸色很平静,哪怕是知道对方很敌视自己,也没有觉得恼怒。

“那就用他吧,这天下厌恶我的人太多了,也不差他这一个,能办事就好。”

“好,那就这样定下了。”

“还有燕王的事情,我可是听闻,燕王近期内接待了很多的宾客,天下人都说他仁义,很多原先支持削藩的大臣们此刻都不敢指责他了,他算是救了你一命,为你证明了清白,你接下来要如何对他呢?”

“他救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并不会影响我的决定……我还是要继续推行削藩之事,限制诸侯王的权力,反正我声名狼藉,就是再背负一个忘恩负义的骂名又如何呢?”

刘敬摇着头,“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那你就安心对付你的诸侯王,豪强就交给我来办吧。”

在这两位取得共识的时候,太尉却上书庙堂,算是对身毒的事情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包括囚禁原先的百乘王,以他的儿子为新的百乘王,对身毒各地诸侯王的册封,对官员们的册封,驻军之事,港口的修建之事,以及通商,朝贡等等。

身毒诸王开始起身前来长安,他们要集体拜见刘长,成为刘长正式册封的大汉外王。

大汉从这一年,正式开始了对身毒的治理。

太尉的上书,还是没有什么人敢去反驳的。

只是今日的太尉府内,却有些不同寻常,太尉韩信正在招待客人,自从曲逆侯逝世之后,这还是比较少见的。

这位客人跪坐在一旁,低着头,完全没有身为贵客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