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虏其王(第2/4页)

“首先呢,就是夏国地理的问题,我们不是没有想过前往夏国开垦,只是夏国与这里不同啊,那边适合开垦的地方并不多……可能整个夏国适合开垦的地方还没有朔方多呢,只怕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成果。”

“另外呢,就是时日的问题了,你看看远处那些耕地,这些是开垦了足足四五年的,你莫要觉得,这开垦建设,就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这起码需要五六年的时日,才能将荒地变成可以耕作的农田,而夏国极为偏远,若是执意要在那里进行开垦建设,你可以想想,光是这戍边士卒前往那边就要耗费多长的时日,运输,后勤,虽说戍边是要自给自足的,可是在前期也得需要当地的扶持啊,你夏国有能力对我们进行扶持吗?”

“另外,你那边要进行建设,有建设所用的原材料吗?若是要运输,这成本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秦同连着问出了很多问题,刘赐却都没有办法回答。

刘赐甚至都不曾去过夏国,对这些问题,他也是不知情的。

看到夏王忽然沉默了下来,秦同又说道:“若是大王能回答出这些问题来,我就上奏庙堂,要求在夏国戍边开垦……”

刘赐的脸上再次涌现了笑容,他自信的说道:“我不曾去过夏国,确实无法回答您的问题,但是,只要我愿意去做,就没有什么事能难的住我。”

“您迟早都会前往夏国,为大夏而戍边!”

“您再带着我去转一转吧!”

看着瞬间振作起来的夏王,秦同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他过去只知道这位诸侯王的顽劣,从未知道他还有这般的心性,秦同就带着刘赐前往观看大汉戍边军团的日常。

当下有不少人都认为应当废除戍边军团,因为大汉在外部没有了什么敌人,而且各郡国都有自己的郡县士卒,用来治安是绰绰有余,戍边军团看起来已经没有了什么作用……如今负责军屯的戍边军团,更是被不少人打趣为农夫军团,认为他们不过就是一群耕作的农夫,完全没有战斗力,就是变相的为庙堂服徭役而已。

秦同对这些言论是非常愤怒的,秦同是个很能接受新鲜事物的将军,他在戍边军团设立了自家的报纸,用来推广戍边军的成果和内部的一些事情。

他上任之后,对戍边军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又坚持对他们的操练,不让他们丧失战斗力。

他在各个边塞留下了一大部分的人来定居,这些人都是在当地服役的时候结实了当地人,成家后,决定留在当地的。

秦同老将军乐呵呵的说起戍边的成果,说起这些事情,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那不是很高大的身躯,仿佛也在一时间挺拔了起来,朔方那连绵不绝的耕地,一路连着天边,这都是他们的功绩。

刘赐最初只是为了将他们弄到夏国而刻意奉承,但是跟着秦同去了不少地方后,刘赐看向秦同的眼神就有些不对了。

晚上,他一同回到了秦同将军的府邸里。

秦同将军令人做了饭菜,用的都是当地生长出来的粟麦,这口感还真的是与中原不同,格外的好吃。

期间将军最小的女儿进来为他们倒了茶。

只是,刘赐却没有再去看她一眼。

次日,刘赐一大早就告别了秦同,领着众人,朝着代国的方向出发。

刘赐这路线让众人都头疼不已,绕来绕去的,既然要去代国,何不从赵国直接去了代国然后再来这里呢?

可是大王执意如此,众人也没有办法。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他们将唐国也给转了一遍,与传闻里的不同,唐国并没有多少强盗,四处都是很太平。

当刘赐来到了代国的时候,终于见到了朝思慕想的兄长。

“二哥!!!”

刘赐大叫着,冲进了二哥的怀里。

刘勃低着头,刘赐在他怀里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双手一合,直接就看不到人了。

刘勃双眼通红,他实在是太思念这个弟弟了。

兄弟两人有着太多的话要说,刘勃这次前来迎接,也没有带来多少人,就只有一个朱蒙来担任护卫,也不知道是谁保护谁。一行人朝着平城走去,刘赐说起了自己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刘勃是个很好的听众,没有开口打断,听着弟弟的抱怨和牢骚。

“二哥啊,我们可是许久不曾相见了……这边的情况还好吗?有人欺负你吗?”

刘勃老实的说道:“倒也没有什么人来欺负我,过的还可以。”

刘赐拍打着胸口,“二哥,若是有人欺负,你尽管开口,我一定为你出头。”

“好。”

跟在后头的一行人都忍不住摇起头来,你还不到人家的胸口呢!

刘勃对朝中发生的很多事情也非常的好奇,刘赐一一为他解释,从刘赐口中得知阿父安排妹妹的具体事项,刘勃也是感慨,当他们进了城,刘勃又带着这个小家伙去拜见了赵王刘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