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三百门大炮(第3/3页)

【注:明代一里=150丈=480米】

从这个长度判断,至少有300门以上红夷大炮。

金声桓沉声说道:“圣上,看来建奴这次是要拿红夷大炮强攻了。”

“意料之中的事。”崇祯哂然一笑又道,“不过,建奴很快就会发现这是徒劳,要想破解徐州防线,还是得拿人命来填。”

棱堡,就是专门为了反加农炮而设计的。

因为自从加农炮出现之后,欧洲传统的高墙薄壁城堡就变得不堪一击,为了加强城堡的防御,在城堡外围修建棱堡的战法应运而生。

棱堡由于低矮内倾且极厚的墙体,可以轻松抵御加农炮的炮击。

而且在棱堡的壕沟外通常有护坡,护坡的高度通常与堡墙持平甚至高过堡墙,这就使得加农炮想要打击棱堡的墙体都很困难。

因为必须得先把棱堡外的护坡给清理掉,清出加农炮的射击界面才行。

但在此过程中就要承受棱堡火力的覆盖,所以进攻方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并付出大量人员伤亡才能够摧毁一个棱堡。

以当时欧洲那些小国家的人力资源,棱堡战术基本就是无解的。

结合目前的徐战大战,建奴的人力资源相比欧洲国家也是强不到哪去,所以别说推平徐州城外的十二重六百多个铳台,就是最外围的两重铳台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即便是最保守估计,每个铳台至少能带走建奴一千到两千个包衣奴才。

所以崇祯倒要看看,建奴的承受极限有多大?能忍受多少包衣的伤亡?

八旗汉军将红夷大炮架设好了之后,便开始在汉军将领的指挥下逐次发炮。

那个场面属实惊人,三百多门大炮依次发炮,炮口逐次向外喷出一团团的烈焰,随之而来的便是巨大的轰鸣声。

距离最近的几个铳台估计都能感到地面震动。

崇祯调整好望远镜的视线,只见建奴红夷大炮发射的炮弹大多落在了最外围第一重铳台的护坡上,腾出一片片的黑土。

也有少量炮弹落在后方的铳台之中。

不过没有人员伤亡,明军此时都躲在地堡里。

所以,别看建奴红夷大炮打得热闹,其实杀伤效果为零。

这样的炮击,就算建奴打光所有火药及铅弹,也是摧毁不掉最外围那道护坡。

“蚍蜉撼树。”崇祯终于放下心来,放下望远镜笑着说道,“就让建奴浪费他们的火药和铅弹好了,我们还是抓紧做好准备工作。”

“是。”诸将士子皆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