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权本位(第2/3页)

“宗族就不必说了,连正税都不用缴,全是蛀虫。”

“缙绅豪族的正税虽然躲不过,但是丁银及瑶役折色却鲜少有如数缴纳的。”

说此一顿,又说道:“有鉴于此,若是不强行推行均田亩之国策,则国用不足之困窘就永无解决之日,中兴大明就绝无可能。”

听到这话,侯方域也有着刹那的失神。

他眼前不由得浮起了与张缚、张采等人纵谈天下事的画面。

对于大明朝的病症,其实他们都清楚,无非就是国用不足。

而要想治好国用不足这个绝症的药方,他们也是十分清楚,那就是均田亩。

然而,清楚归清楚,他们却没有一个人敢提出这样的主张,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自己连同他们所在的家族,都是其中的药材。

他们也想救活大明,但是拿他们自身当药材熬煎就不愿意。

好半晌后侯方域道:“话虽如此,可是你们冒家也是缙绅豪族之一,你们真就心甘情愿的将自家名下的田产无偿捐献给朝廷?”

冒襄斩钉截铁的道:“反正我冒襄是情愿的。”

“疯了,你真是疯了。”侯方域道,“简直不可理喻。”

冒襄道:“话不投机半句多,侯朝宗,你我二人从此恩断义绝,请回吧。”

“疯子!真是个疯子,可怜又可悲的疯子。”侯方域一边摇头一边说道,“你被崇祯这个狗皇帝骗了,将来你会后悔的。”

冒襄却一把抓起茶几上的茶盏。

端茶即送客,意思就是你该走了。

侯方域气得冷哼了一声,拂袖离去。

目送侯方域离去,冒襄冷笑:“就这点道行,也敢跑来当说客?不自量力。”

顿了顿,冒襄忽然又自言自语的说:“不过,让侯朝宗这一说,我倒是忽然想起来,皕亨兄好像还有话没说,且找他去。”

……

当下冒襄来到河漕总督行辕。

路振飞离开之后,总督行辕就给了阎应元和冒襄二人署理公务。

冒襄走进大堂时,阎应元正在堂上查阅账册,主要就是这一个月守城战的钱粮消耗,尤其是器械物资的消耗。

“辟疆,你来得正好。”

阎应元搁下毛笔说道:“现在我才算是明白圣上那句话的意思了。”

“圣上的那句话?”冒襄一屁股坐到对面,随口问道,“什么话。”

阎应元道:“圣上曾经对我们说过一句话,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说的是打仗费钱,之前我是不信的,可是现在却是信了,打仗是真的耗钱粮啊。”

冒襄愣了一下说:“你的意思是说,山阳这一仗消耗了很多钱粮?”

“是的,消耗很多钱粮。”阎应元点头道,“我刚才粗略算了一下,消耗掉的各种器械物资累加起来,至少五十万两足色银已经没有了。”

“什么?五十万两没有了?”冒襄吃了一惊。

阎应元接着说道:“这还只是器械物资的钱款,我还没有计算为守城而战死的乡勇、民夫的抚恤金,噢对了,还有击毙建奴及包衣的赏金,这两笔开销也大,既便是保守估计,也得五十万两银子往上。”

冒襄瞠目结舌道:“这岂不是说,一百万两银子就没了?”

“恐怕还不止的。”阎应元说道,“因为将来的城墙修缮,城内拆除的民房需要赔偿,城外的民田也需要回填,还有运河码头也要重新建造,这些开销都得由朝廷承担,甚至因为这场战争而产生的难民,最初也需要朝廷拿粮食养活……”

冒襄叹了口气说:“这可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前没有当过官担过事,总觉得那些地方官无能且又贪鄙,可是今日方知这官确实不易当。”

“天下事就没有容易的。”阎应元说道,“要说难,还有人能比圣上更难吗?可是圣上不也举重若轻,表面看上去好像什么事也没有?”

“对了,说起这个我又想起来了。”冒襄忽然说道。

“在建奴大军杀到之前,你有话没说完,你究竟想说什么?”

“有吗?我说过什么话?”阎应元装傻,“我怎么想不起来了?”

“皕亨兄,你别装傻。”冒襄有些生气道,“你当时还说我热血上头没脑子,而且答应我若是这仗打完我们还活着,你就与我道明原委。”

阎应元见实在躲不过,只好说道:“你说这个事啊。”

“对,就是这事。”冒襄点头说道,“你快与我说个明白。”

阎应元想了一下,问冒襄道:“辟疆兄,你怎么看孟子的民本说?”

阎应元或许是因为当过江阴典史的缘故,更加了解世故,也更加洞察人心,反正他已经看出来崇祯推崇孟子的民本思想仅只是手段,而非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