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无敌神威大顺炮(第2/3页)

莽图十分肯定的说:“明军当时的站队非常整齐,很容易数清楚,总共八千多明军,每排大约两千七百个差点。”

“那明军不是得紧紧的挨在一起?”

“是的,是这样的,明军当时就是紧紧挨在一起,甚至需要侧身。”

“尤其是前后两队明军更迭之时,更是需要完全侧身才能够穿过。”

“真是紧挨在一起?”多尔衮的脑子里有一道闪电划过,随即恍然大悟道,“如此说来朕便明白了,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洪承畴等几人也是恍然。

只有曹尔玉和莽图两人一脸懵,心说你们都明白什么了?

洪承畴说道:“主子,如此就说得通了,一步并立五个火枪手,则同等宽度的火力就可以增加至少三倍!如此确实有可能挡住骑兵。”

侯方域的关注点却是另外一个:“那个刺刀是怎么回事?”

“噢对,还有刺刀。”多尔衮如梦方醒道,“明军自生火铳的刺刀是怎么样的?”

“回皇父摄政王话,此物的大概形状是这样子的。”莽图说着,就拔出腰刀在地面上画了一幅草图,最后说道,“此物是套在自生火铳的铳管上的。”

“厉害,属实厉害。”洪承畴连声赞叹道,“此物看着虽然简单,却极为精妙,既让火枪手拥有了长矛手的防御,却又不会影响自生火铳的射击,属实厉害,能够打造出此物的人绝对是个大才,莫非也是汤若望般的西洋传教士?”

莽图摇了摇头说道:“据闻此物是崇祯想出来的。”

“崇祯?”洪承畴和范文程等三人顿时面面相觑。

这个狗皇帝还有这本事?莫非是煤山悟道的缘故?

多尔衮当即吩咐莽图说:“莽图,你不必回曲阜了,立刻回北京,将你知道的关于自生火铳刺刀的一切告诉汤若望,让汤若望也给我大清的每一把自生火铳都配上刺刀,然后替朕转告汤若望,让他继续加大自生火铳的生产规模。”

“嗻!”莽图答应了一声,起身匆匆离开中军大帐。

目送莽图离开,多尔衮又回过头问洪承畴几人道:“几位先生有何感想?”

范文程叹息一声,喟然说道:“主子,这是一种全新的火器战法,奴才有预感,这种战法一旦得到推广开来,骑兵的作用将会大大的减弱。”

“不对,骑兵的作用还是有的。”洪承畴摇头说,“至少骑兵的行军奔袭速度就不是步兵所能比拟的,但是今后骑兵再无法成为战场的主宰。”

“是的。”侯方域深以为然的道,“步兵主宰战争的时代已经到来。”

“步兵主宰战争?”多尔衮若有所思,又说道,“再说谷亭镇之战。”

“如果十王麾下并不只有八旗满洲及八旗蒙古,如果八旗汉军当时也在场的话,能否摧毁明军的这个方形阵?”

“那自然是可以。”洪承畴不假思索的说,“明军的这个步兵方阵虽然可以抵挡住蒙古骑兵的正面冲锋,却不可能挡住红衣大炮的轰击,八旗汉军只需集中几十门红衣大炮,打上几轮排炮,明军的这个步兵方阵也就支离破碎了。”

“不尽然。”侯方域提出质疑道,“如果没有地形的限制,明军的这个步兵方阵其实是可移动的,结阵行军的速度虽然比较慢,但肯定比红衣大炮快。”

“那么如果是骆驼回旋炮呢?”多尔衮道,“应该能跟上明军步兵方阵吧?”

“骆驼回旋炮自然是可以的。”侯方域答道,“而且骆驼回旋炮也是足可以摧毁明军的步兵方阵,简直堪称是明军的这个步兵方阵的克星。”

多尔衮闻言便悄然松了口气,有办法破解就好。

“看起来,有必要让喀尔喀蒙古尽快进贡骆驼。”

“再还有,要让汤若望多打造五百门红衣大炮。”

……

不必讳言,建奴的火器技术以及火器战术正在飞速进步。

相比之下,大顺在火器方面的进步速度就要比建奴稍慢。

不过在李岩、高一功的力推之下,大顺也没有被落下太多。

尤其是在河套战败之后,高一功和李岩痛定思痛,意识到了建奴自生火铳及红夷大炮的厉害,所以也开始加大力度仿造火器。

经过将近五个月的摸索,第一批骆驼回旋炮终于仿造成功。

这一批骆驼回旋炮由宋献策督造,自从牛金星被处死之后,宋献策就接替牛金星当上了大顺国的右丞相,不过左丞相暂时还空缺。

今天乃是首批骆驼回旋炮试射的吉日。

为了观摩骆驼回旋炮的试射,李自成甚至推迟了去汉中府。

要不然这个时候,李自成早就应该带着大顺军进入汉中府。

除了李自成之外,田见秀、刘芳亮、马维兴、刘宗敏以及顾君恩等大顺军的高层也是基本上都到齐了,顺便再说一句,刘宗敏在大顺朝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