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我也想去

卢舟:“不是的。”

只是先前哥哥和他商量如果君齐哥哥调去睿王封地,将他留在京城读书时,他就已经想好了无论哥哥去哪儿,他都会跟着一起走。

卢舟:“我想继续和阿濯一起读书,也不想和哥哥君齐哥分开。”

卢栩哑然。

姜濯伤心,“我没有只把你当伴读,我当你是最好的朋友的。”

卢舟:“我也是。”

姜濯:“那你为什么要走?”

哥哥比他这朋友更重要吗?

姜濯以“你都这么大了离不开哥哥吗?”的控诉目光瞪他们兄弟俩。

卢栩见姜濯嘴都撅高了,生怕把俩小孩友谊搅和掰了,连忙道:“殿下,要不你先回家,我劝劝他?”

卢舟:“我想和阿濯做像大将军和陛下那样的朋友。”

姜濯闻言神色稍缓,他也是呀。

卢舟:“大将军在定北郡打了十几年仗,在西北时间尤其多,他也不是日日在陛下身边的。”

姜濯:“那怎么一样?舅公是去打仗!他也回来了!”

卢舟认真道:“我也会回来呀。”

姜濯:???

卢栩:???

卢舟:“我还要科考,我早晚会回来的。”

姜濯傻傻地看他,“那边没老师呀。”

卢栩:“对对,那边可没老师!”

卢舟:“君齐哥哥可以教我。”

他自信道:“我这次考得很好,一定能考过童生的。”

卢栩:“那你去哪考秀才?”

从西北回观阳?

还是从西北来京城?

卢舟顿了顿,十分宽心道:“来京城。我准备好考秀才,便会来京城。阿濯到时你能替我举荐在京城考试吗?”

君齐哥调走了,他在京城考试还得重新找人推荐。

姜濯想也不想:“当然能。”

可他还是不想卢舟走:“你不能留在京城吗?你是不是不想一个人住?我去找舅公,我同你一起到大将军府住,不会叫你孤零零一个人的。”

卢舟摇头:“先生说,书中方寸,可见天地。可书中的天地,不是真正的天地,阿濯,我想像贺太师一样,科考前去看一看天地,去看一看大岐的万里江山。”

他没瞧见他哥哥听见贺太师三个字,脑门的青筋都一突一突的跳。

卢舟只想着他在观阳时,把自己困在书院和书本,不知不觉在自己周围聚集了一片越来越浓的迷雾,多亏哥哥带他来京城,让他看到世上有那么多的人,那么不一样的景色。

若是可以,他想有生之年尽可能多地去更多地方,看风土人情,看书中写不到,写不尽的天地。

后来听说贺太师考前游历的事,早就满心向往了。

姜濯怔了许久,大岐的江山?

一直沉默仰头听的米添忽然化身他肚子里的蛔虫,向往道:“我也好想去看看呀。”

卢栩:“……”

卢舟开心地看米添,像是看知己。

卢栩忍不住给他们泼冷水:“你们知不知道西北是什么地方?”

米添:“我知道,听说那里冬天有好大的雪,夏日全是草甸,有数不清的牛羊,还有四季不化的雪山,山顶有一个超大的圆湖,像镜子一样。”

姜濯震惊:“你怎么知道的?”

米添:“我听去过那边的伯伯说的。”

虽然他爹是个没出过京城的废物,但是他爹的朋友中有当年随军去过北边的侯爵伯爵。

他们这些吉祥物有打仗天赋的不多,但总有一两个敢从营帐出来,到附近四处看看的,回来后,可没少给京中的“土鳖”朋友们吹牛。

他们口中,蛮人又凶神恶煞又不经他们打。

一会听到蛮人袭营,吓得屁滚尿流夺路逃命,一会威风赫赫以一敌百,杀得蛮人片甲不留。

虽然故事里全是逻辑不通的矛盾,但米添听多了,难免还是心生向往。

他想像话本中的游侠一般,仗剑走四方。

可他是承平伯世子,将来要继承伯位,除非打仗陛下点了伯府领兵出征,不然他永远也没什么出京的机会。

他非常羡慕地看卢舟:“我也好想去西北看看,好想替殿下看看大岐的江山。”

姜濯:“……”

卢栩:“……”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能去西北是抽中了大奖,留在京城的皇孙最可怜。

姜濯嘴撅得更高了,都快委屈哭了。

卢舟:“我会给你们写信的。”

米添:“也给我写吗?”

卢舟:“嗯!我看到的都会写下来。”

姜濯坐在伯府的马车,垂头丧气好一会儿,不高兴道:“那我只许你去五年,若你五年内考不上进士,就必须回来和我一起读书。”

卢舟:“嗯。”

姜濯:“你要日日与我写信。”

卢舟:“不行的,军报才能那样发。”

姜濯:“……那便五日!你日日写,五日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