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猫冬过年

被大雪困在县城,卢栩不想休息也得休息,倒是难得清闲下来。

送走虎贲军,他趁着没事干开始整理库房,倒是倒腾出不少从到了北庭县,还没来得及开的箱子。

被他逮来当苦力的阿维几人,可算见到了卢栩富贵的存货,仗着近水楼台,先找卢栩预定起他们喜欢的东西来。

卢栩见状,大手一挥:“没问题!找吧,找到什么喜欢的,先给你们留出来!”

这一许诺,他就得到了八个愿意日夜加班替他分门别类理货的小干将。

卢栩给卢舟讲他的心得:“这个用人干活儿啊,讲的就是一个你情我愿,顺毛捋,你看,大伙儿多快乐。”

这种拆快递的乐趣,他可懂了。

卢舟:“……”

这么一收拾,他们还真收拾出不少遗忘的东西。

其中就包括一箱子卢栩先前怎么找都找不到的纸。

当初卸货时不知怎么把这箱纸和锅碗盆碟混到一起去了,打开时,纸张的边角都有点儿浸湿了。

西北物资稀缺,纸更是稀罕东西,他们如今包东西,能用干草的都是用干草,都不像从前在京城那样随便用油纸了。

卢栩有点儿心疼,检查过,发现真是都湿过,成卷的纸上下都有水渍,他琢磨一番,干脆拿出来让卢舟带着官差去问问县城有没有会扎灯笼的。

过年嘛!

做灯笼算了。

卢舟他们跑去问了一圈,有,还有好几个。

不过手艺好到能每年元宵卖灯笼赚钱的,就一个。其他几人都是在家扎一扎哄孩子玩的。

卢栩也不嫌弃,叫他们到县衙来扎灯笼。

几人见了那些纸,一个赛一个的心疼。

“这可都是好纸啊!”

“咱从前可没用过这么好的纸!”

“把毛边裁掉,还能用呢!”

“给小卢大人和县令大人写字吧,咱们用不用灯笼年也照样过。”

“是呀是呀。”

卢栩:“……”

那怎么行?

他想要灯笼!

过年怎么能没一点儿年味呢?

他给几人讲大道理,讲生活要热闹要有仪式感,看人家小姑娘,就知道过年送他一条红发带,多喜庆!

已经做了爷爷的手工匠欲言又止,心说,我的大人呐,要不是你长得好看人年轻,就你这头绳,别人瞧见都得笑话你大老爷们儿丑人多作怪!

但凡他在县城百姓心中地位低一点儿,他都得被满县城的大姑娘小媳妇笑话,成为今年过年的谈资。

最终,相互妥协,他们从卢舟和颜君齐那儿搜罗来一堆用过的废纸,拿来扎灯笼。

卢舟挺不好意思,他们来了西北,为了节省纸,也没怎么练字写诗,废纸大多也都是公文之类的东西。

大过年的,让人家门口提着公文做的灯笼,这像话吗?

卢栩心大:“没事,反正也没几个认字的,要是谁认识,就当巩固复习了。”

工匠们也道:“我瞧二位大人写的就挺好,你们瞧,多漂亮,跟画似的。”

“就是,拿回家还能叫孩子们沾沾文气。”

卢栩叫他别扰了大家的兴致,哄走他去统计过年要给哪家发饺子。

过年县衙发福利,每户发一大碗面粉,家中有六十以上的老人,再通通发一碗饺子和汤圆。

糖也是家家发的,卢栩发的还是成块儿的小硬糖,不过每家也没几粒。

这已经让全县百姓感恩戴德了。

穷人家真在乎那点儿食物,条件好的也在乎那片心意。

除夕当天,颜君齐带着卢栩、卢舟和官差们,开始挨家挨户送年礼和灯笼。

他们废纸有限,灯笼有限,优先给的还是家中有小孩的人家,顺便问问谁家有人得空去县衙帮忙包饺子做汤圆。

他们还没走完一条街,人手就已经召集齐全。

待颜君齐他们回县衙,县衙内已经有好几十号人在包饺子做元宵,有说有笑。

卢栩另外去做了菜,用来给颜君齐祭祀用。

他们按照大岐的习俗,年尾巴年初,官员要带百姓祭天祭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别处,随行的都是各处的里正和本地的大家族,他们北庭县也省了,颜君齐带着官差和想报名参加的一些百姓代表就行了。

他还特意询问了阿维他们要不要一起来。

毕竟他们北庭县不同于关内,大多百姓是蛮人牧民。

阿维他们不知道能不能参加,颜君齐也没强求,只说当做观礼也行。

最后几人商量一番,就自作主张作为本部落的代表,跟着颜君齐参加了。

他们也好奇,大岐人是怎么祭祀的,会有巫师吗?会跳祭祀的舞蹈吗?

别说他们,没见过的百姓也好奇。

为此颜君齐和卢舟带着几个年长的百姓代表,提前还教了大伙儿流程和礼仪。

卢栩作为县尉,也要参加,他还得念一套祈福的祭词,大意是保佑来年平安顺遂,无战乱动荡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