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3/4页)

不是谢云峥自夸妻子夸,而是他确实认为宋静姝是最佳与格雷西谈判的人选。

“那就回电,让宋静姝同志跟格雷西谈判,宋静姝同志可以酌情决定谈判内容。”

总理下了决定。

“有个问题。”钱同志意外出声。

所有人都看向钱同志。

“宋静姝同志能否知道我们最需要什么科技,她能否分辨出什么才是Y国此时最先进的国防装备?”钱同志不是质疑宋静姝的谈判资格,而是担心不能利益最大化。

谢云峥的嘴角微微抿了起来。

他不能把妻子的奇异之处说出来,见过梦境,他知道宋静姝比自己可能都更知道Y国什么的国防利器资料才是最值得交换的。

“这个问题得解决,毕竟静姝同志是外行。”

总理沉思起来。

“让我们的同志列一份清单带给宋静姝同志,我相信有了这份清单,静姝同志就明白我们需要什么。”

钱同志早就想好了办法。

“那这个任务交给钱同志与云峥同志,你们列出清单,再由云峥同志亲自送到薛卫冬同志手里。”因为会议级别太高,这次出国出任务的几个同志也都被总理等人熟悉。

钱同志跟谢云峥欣然答应总理的提意。

“对了,同志们,还有个好消息要跟大家分享。”总理谈完最在意的事,才把宋静姝他们再次从Y国弄到一千五百根金条的事说了出来。

“这宋静姝是吞金兽吧!”

一贯严肃的元帅都忍不住开了个玩笑。

“我看是,要不然,怎么能在出去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能为我们国家挣回这么多金条。”心情愉悦的总理也忍不住接过话题。

听总理这么一说,在场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谢云峥的嘴角也愉悦地翘了起来。

宋静姝去Y国,他是最放心不下的,每天都提着心,但他习惯了淡然,没有人看出他有多担心,唯一知道的,是头上多出来的白发。

几人笑一会,然后沉默下来。

“今年全国也有很多地方不仅高温,还没怎么下雨,严重的地方,百姓都缺水喝了,水都没有喝的,更别说今年的粮食产量了。”

有老同志担忧起黎民百姓。

在座的众人,不是国家领导人,就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军中高层,对于百姓们遭遇的什么,他们不仅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

“去年虽然因为机缘巧合从Y国弄到一批粮食,但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大,分下去,已经不剩什么,今年我们国家天气还不好,国际上能跟我们交易粮食的一些国家开始狮子大开口,有些甚至不肯再卖粮食给我们,我跟主席都非常愁。”

在座的都不是外人,总理也就没有隐藏自己的忧愁。

“总理同志,我们能不能让宋静姝同志利用Y国四大家族再弄批粮食,只要能弄到跟去年差不多的粮食,我们的百姓就能坚持下来。”

有人轻轻向总理建议。

这个问题,在座的众人早就思考过,只是一直没有人说出来,不说就是因为不可能。

总理对提出建议的人轻轻摇了摇头,解释道:“国际上对我们的国家实行经济封锁,知道我们缺粮食,任何国家对于粮食的出口与运输都控制得非常严,我们不能为难宋静姝同志。”

随着总理这句话,响起一片轻微的叹息。

薛卫冬是准时收到京城回电的。

作为能使用电台的人员,不用人员翻译,他自己就能翻译出电台内容。

看清楚内容,薛卫冬花了十二分心思记住,然后毁了译文。

这是顶级机密,只有京城那边的总机房有备份,港城这边是不能保存的,就连他也只能深深刻印在脑子里。

薛卫冬虽然没有谢云峥过目不忘的本事,但也是受过专业速记训练的,只要记下,就不会遗忘。

接到回令的他原本是不会在港城久留的,但他身带得有解药。

是不是真的解药,只有老中医与谢云峥才能辨别出来,所以薛卫冬在港城安心地待了下来,等待京城来人验证解药真伪。

谢云峥很忙,但事关生死,就算再忙,也还是跟老中医在第二天就赶到了港城。

接过薛卫冬递来的解药,来不及说多余的话,谢云峥与老中医就查验起这颗弥足珍贵的解药,一个小时后,谢云峥与老中医同时认可了解药的真伪。

也因为验证成功,两人的神情都很严肃。

这药的制成非常复杂,如果没有制过这药,需要用大量的药材来进行实验。

如此一来,耗时也就非常长。

幸好宋静姝他们最终还是找到了解药。

验证了解药的真假,谢云峥才有时间跟薛卫冬好好说话。

薛卫冬没有隐瞒谢云峥,把他们一路的历程都告诉了谢云峥。

听到唐德容跟宋静姝的交往,谢云峥眼眸深处闪过暗沉,但却没有说什么,叮嘱薛卫冬注意安全,他才把一千五百根金条用本票从港城银行取出,然后就带着这批金条回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