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富贵亲 下

没一会,娘娘跟前作完了诗,开始唱戏。

家里的人全部过去,各自找地方坐着等着看戏。

贾瑭跟前有三个孩子,而且这个时候大概是凌晨,放在平时,这些孩子早就睡了。

贾琏来叫他:“把这仨小祖宗交给下面的那些婆子丫鬟,娘娘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看你不往前去,传出去了不好听。我知道你这人不喜欢凑热闹,但是有些热闹还是要凑的。”

说这话的时候,贾琏招呼人过来把这三个孩子给抱走,拉着贾瑭往前去,一边走一边小声地说贾瑭。

“你天天那么精明的人怎么老干一点儿傻事儿啊?咱们大房在这件事情里面没少出力,你怎么就在这个时候不往前去,你不往前去,娘娘哪知道你在里面出力了。”

贾瑭被拉着往前走,转了几个弯之后就觉得豁然开朗。这边儿蜡烛的光亮能映照半边天空。

那些小戏子们已经装扮好了,就等着上台了。

贾琏拉着贾瑭把他塞到了贾赦旁边:“老爷,我把瑭儿带来了。”

贾赦应了一声,捏着胡子斜着眼看了看贾瑭:“你啊,躲什么呀?老老实实坐下看戏。”

贾瑭可不承认自己躲:“老爷别胡说,我用得着躲吗?”

这个时候有人送来了几张纸:“大老爷,三爷,这是刚才做好的诗词。”

老纨绔嗯了一声,接过来带上眼镜看的很吃力,毕竟是晚上,蜡烛再亮,他这种老眼昏花的还是看不清楚。跟贾瑭说:“你给我读一读,这里太黑,我看不清楚。”

贾瑭接过来,“这第一张是娘娘写的,是说这院子赐名大观园。”

“大观?”贾赦品了品意思:“还行。接着呢?”

“娘娘让给园中景致题诗,咱们家二丫头写的您听听。‘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贾瑭读完看着老纨绔。

老纨绔吧唧了几下嘴:“就这?”

“就这!”

写的是什么啊!平平无奇!贾赦想了想,自己的这个崽子似乎都不会写诗。“白读书了,你也是!贾琏也是!!贾琮也是!!!几个丢人现眼的玩意,我都不惜说你们。接着往下看。”

贾瑭接着翻:“别说……还真有带灵气的。老爷,别觉得我们这些人不会读书丢人现眼。那句话怎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知道这里最好的是谁写的吗?”

贾赦斜眼看着他:“还能是谁?你都已经说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了,自然是你表妹写的。都写什么了?”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贾赦品了一会:“反正是比你妹妹写的好,比起平起平咏,更觉波光潋滟,还有没有?”

贾瑭翻了几页纸:“你再品品这个。‘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贾赦反问贾瑭:“你觉得如何?”

“颂圣颂的很有新意。”不服不行啊!颂圣也是当官的必要技艺,果然没文化连好听话都不会说。贾瑭承认自己是比不上的。

真的是一点儿痕迹都不落,上次让贾瑭这么佩服的作品还是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很委婉的表达出来“我也想出来当官”的炙热感情,不是一般人还真的看不明白呢。所以张丞相也是个高手!

老纨绔和贾瑭同时叹口气,写诗的本事啊,羡慕不来的啊!

他们两个在品诗的时候,贵妃把自己桌子上的食物分赐给宝玉和贾兰。

这时候李纨赶快打起精神,想着要不要让儿子出来谢恩,李纨还没问呢,就看到下面捧着献上戏单,贵妃已经开始点戏了。

李纨叹口气。

她身边的珍大奶奶看她一眼。

“好端端的,叹气干嘛?”

李纨说:“想起我们大爷了,当日娘娘离开家的时候我们大爷还在。”

珍大奶奶微微一笑:“别想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时不同于往日,就是珠大爷还在,兄妹之间已经是云泥之别,刚才你不是没看到,二老爷回话还要跪着说呢。人家念着咱们,咱们跟着笑笑,要是没想起来咱们,咱们也不能疯了似的跑过去。”

李纨被说的心里酸楚,嘴里却说:“还用的找你来提醒我。”

到底是死心了。

戏很快点好了,虽然戏是唱出来的,但是很能触动人心。贵妃赏赐了叫做龄官的小戏子,告诫万万不可为难她。

李纨更是觉得心里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