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今我来思(第3/4页)

两人不知在说什么,方碧眠笑盈盈地抬头仰望着白衣公子,面颊娇艳若初绽芙蓉,眼中那种憧憬映着日光波光,足以令世上所有人心折。

就连心中还在惧怕她的绮霞,也不由得被她容光震慑,看呆了一瞬。

但那白衣公子只对方碧眠摇了摇头,随即转身便进入了船舱,头也不回。

船身已经擦过,绮霞又躲在窗内,使劲凑到窗棂前也看不见她的反应与神情。

只有江心涟漪荡开,一束白菊花被狠狠抛入江水中,落花流水飘散,最后被波浪卷走了所有踪迹。

“方碧眠确实被青莲宗救走了。那日逆贼焚烧蓬莱阁,趁火打劫,朝廷伤亡颇重。”

但山东如今正全力搜寻皇太孙殿下的下落,哪还顾得上抓捕方碧眠,居然被她逃脱了。

皇太孙失踪,朝廷束手无策,他们几人在这边干着急,也是无计可施。

告别了楚元知,卓晏陪绮霞回家。

婆子把家里洒扫得干干净净,小小的庭院内落满阳光。

两人坐在葡萄架下,葡萄颜色尚还青翠,但已经有鼓胀胀的漂亮模样了,一串一串挂在日光中十分喜人。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最后卓晏说:“再给我吹一曲阳关三叠吧,以后可能很难再听到你的笛子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

绮霞给笛子贴着膜,笑道:“我虽不在教坊了,但你要是想来也依然可以来找我呀。白涟与你也是朋友,将来我孩子还要叫你一声伯伯呢。”

卓晏凝望了她一瞬,道:“我被调去凉州卫所了,一年半载怕是不会回来。”

绮霞诧异抬眼:“怎么突然要去那种地方?我听说那里可偏僻荒凉了,你过惯了富贵日子,能适应吗?”

卓晏叹了口气,说道,“我也老大不小了,整日混迹花丛确实没意思。之前殿下替我谋划过,让我可去边关参军,他将我安排到了与父母相近的卫所,我随时可以拿着公文过去。我们卓家以前是靠军功起家的,如今我也算是继承祖业,从头开始。”

听他作此抉择,绮霞有些疼惜但也有些欣慰,道:“也好,男人总得替自己打拼一番事业,那我便在这里预祝你平步青云,早日衣锦还乡了!”

“看,你又拿对其他男人那一套来敷衍我了。”卓晏在葡萄架下伸展四肢,笑道,“当兵的人要平步青云,那不得来几场大战?到时候边关不宁,百姓苦不堪言,都要赖你头上。”

绮霞自己也笑了,她认真地望着卓晏,轻声道:“塞外苦寒,务必保重。”

卓晏郑重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她依旧窈窕的腰身上,说道:“你也是。”

天气晴好的秋季,绮霞一个人在杭州等待着。

她给孩子缝的衣服,针脚还是那般拙劣,歪歪斜斜的绣花和当初船舱门帘上的鸳鸯一样,总是不成样子。

“可能这辈子也当不了贤妻良母了,亏待了你爹,又要亏待你啦。”她摸着肚子,和自己的孩子说些无聊话。

有时她会逛到钱塘江边去,在疍民聚居的岸边,买上一条鱼几只虾。

她记得江白涟的船,被他修补好的船舱内,他娘也会坐在秋日中缝缝补补,晒着太阳。

江母认出了有一面之缘的绮霞,笑着招手让她上船来坐坐。

绮霞按照疍民规矩,脱了鞋子上船。

日光温煦,水风轻缓,江母给她煮了上次一样的枣茶,又见时近中午,便将船尾炉子上正在煎的刀鱼给她端过来。

“这东西啊,这时节不多见,是白涟朋友今天打到了,就送了两条给我。”说到江白涟,江母的脸上满是笑意。

绮霞接过她递来的筷子,和她一起吃了半条,然后将鱼头连着骨头掀走,再吃下面的鱼肉。

她现在吃鱼,已经不翻身了。

江母见她这么懂规矩,不由得笑了,显然是想起了上次她过来时处处犯忌讳被打出去的遭遇。

“姑娘也会我们这些水上人家的习惯了?”

“嗯……一个水性很好的朋友教的,和他在一起后,自然而然就会了。”

绮霞慢慢嚼着这鲜美清甜的鱼肉,觉得眼睛热热的。

已经养成的习惯,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改了。

她尽量维持表情自然,问:“江小哥出去挺久了吧,还没回来吗?”

江母满脸放光道:“他这回可出息了,被朝廷征召去了蓬莱,好像是上头大官亲点的。自他走后,州府衙门按月过来给我送钱粮,我也不知他是干什么大事去了,总之肯定是好事。”

绮霞咬紧下唇,点了点头,江母见她神情有些不对,正在诧异,她已经捂住口,干呕了起来。

江母忙给她递茶,问:“怎么了,吃不惯这鱼腥味?”

“不,没有腥味,是……”她轻抚着肚子没有说话,但江母也是女人,哪有不知道的,顿时眉开眼笑道:“哟,这可得恭喜姑娘了,哪家的小子这么有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