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南越之地居然丢了?(第3/4页)

他越看越满意,或许,李泰真的适合当继承人……

他于是面色和缓下来,安抚道:“我知道你没有那种意思,七尺男儿,哭个什么劲,丢脸!起来吧!”

李泰抽抽噎噎地站起来,见父亲面色很好,心里高兴极了。

天哪,他好像要当太子啦!可算熬出头了。

然而这时,天幕突然说道:“高宗大赦天下,皇帝称天子,皇后称天后,二圣临朝,改元大赦!”

李泰眼睁睁地看着父亲面色瞬间黑如锅底。

二圣临朝?

自己未来是疯了吗?! 居然让女人上朝!

在他惊恐的目光中,父亲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后扭过头去,不再看他。

李泰要不是不想暴露自己的

野心,估计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跪下来说,自己绝对不会让女人上朝!

一代贤后长孙皇后也愣住了,忍不住说:“不管是谁继承位置,都是糊涂!”

她谋略超群,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不小的功劳,表现得像位女将军,安抚将士。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常常问她朝廷上的事情。她却选择激流勇退,总以后宫不得干政的理由拒绝。

后来还让皇上不要重用长孙无忌,也就是自己的兄弟。

她深知,只有在权力中心外,家族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证。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越来越尊重她。

如果是劝谏皇上,尚且能忍。毕竟自己也多次劝谏陛下。

可自己从来没有垂帘听政,更别说二圣临朝了。就连吕后,也是在刘邦死后才垂帘听政,临朝称制。

皇帝和皇后同时上阵,这是什么荒唐事?这皇帝是个死人吗?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倘若吕后见了,也要惊掉下巴!

她都有些怀疑未来的高宗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不像是会做出这种事情的人呀。

李世民也非常恼火。亏他还以为儿子有个好的庙号,所以是个好皇帝,结果居然让后宫干政,甚至二圣临朝。

他生气地甩袖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是要再造成吕后之乱吗!”

李承乾和李泰也纷纷配合父母,说起女人干政的后果,好像自己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

李世民一脸讳莫如深,冷眼看着自己的儿子。

他听说李承乾很好色,还隐隐听到了他养娈童的传闻,很有可能管不好后宫。

而李泰的王妃是工部尚书阎立德的女儿阎婉。

她能当魏王妃,当然是因为阎家是名门望族。曾祖父是龙骧将军,祖父是隋殿内监,父亲更是朝中重臣。

“二圣临朝”的消息深深扎在他的心口,他突然觉得和名门望族联姻不是件好事了。

未来外戚干政,架空皇上,不是没可能。

没过多久,他下定决心:“来人啊,朕乏了,将三位皇子送回府上。”

三个儿子很不想走,却不得不走。

他们离开之后,长孙皇后给李世民递过来茶水,到底是多年夫妻,脑回路都是一样的:“臣妾明日就让她们进宫来,然后亲自教导她们礼仪。”

“辛苦你了。”李世民深深摇头:“倘若皇帝聪明,又怎会出现后宫干政,他们太糊涂了……”

皇后干政,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皇帝的放纵。

未来的唐高宗大概是李泰,如今看来,李泰跟他印象的不一样,并不智慧!

或者说,只是在文学方面非常聪明,并不擅长办大事,更不适合当政治家。跟天幕点名的王勃有异曲同工之处。

长孙皇后看出对方有些不满李泰,意有所指:“不辛苦,雉奴尚且年幼,可也到该定亲的时候了。他的王妃人选,可得好好考虑了。”

她的话犹如拨云见日,让李世民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是啊,两个大号练废了,不如练个小号!

雉奴最年幼,如今还处在幼童和少年的过渡期,性格还未定型。好好教导,定能成才。

他从前很倾向于和一品世家联姻,如今,态度却有些改变:“那给他挑哪家的女儿?家室不是最重要的,娶妻当娶贤,就和观音婢你一样。”

因为李泰看起来也不太行,他现在已经考虑上李治了。

长孙皇后含笑说道:“到时候我办一场赏花宴,让那些女孩都过来让我瞧瞧。”

他捏住长孙皇后的手,含情脉脉:“辛苦你了。”

“夫妻之间,说这么多见外的

做什么。”长孙皇后笑着说道,脑海里已经开始思考哪家闺女适合李治了。

她抛掉世家,将目光投向了二等家族,比如殷家柴家。他们有功勋,背景却不深,是忠诚的保皇党。

对了,上次宴会,她看到的荆州都督武士彟家女儿好像不错,长得玉雪漂亮,名字好像叫什么……不记得了。

只记得长得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