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5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2/3页)

老太太看到建造费用清单时,脸上的惊讶神色丝毫不加掩饰,显然相当震惊。

王夫人也差不多情况,只是眼神有些晦暗,也不知道心中想些什么?

要知道,当初打算建造省亲别院的时候,荣府可是闹腾得几乎整个京城都知晓了。

筹集建造经费的时候,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宁府,大房和林家每一家给了十万两都尤嫌不够,私下里没少编排各种闲话。

薛家更是一口气掏出了二十万两银子,现在薛宝钗拿出的建造清单,简直就是赤落落的打脸。

当然,既然银子都给了,没有哪家会拿回去。

只是,以后若是宫里娘娘还有什么交代,需要花费不少银子的事情,是基本上不用指望亲戚会出力了。

当然,王夫人也有理由应付可能的流言蜚语。

之前,省亲别院的区域可比眼下,要大上十倍不止。

若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费用的话,应该就是八十万两,和一开始的预计费用差距不大。

这话,也就蒙一蒙外头的平民百姓,凡是有点能量的家族,怎么可能不清楚,王夫人话中的漏洞?

至于荣府的亲戚们,更是嗤之以鼻。

之前打算建造省亲别院的地域,清一色的府中花园。

不是荣府这边的花园,就是宁府那边的园子,基本上都是花草树木,想要清理起来不要太容易。

基本上都是暴力清理,根本就不考虑二次利用。

而梨香院这边的院落拆除,但凡能够保留的物料,可全都完好的保留下来了,用心程度和花费的银钱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话说,荣府内的花园不少,里头的各种花朵都不是便宜货色,有些在外头甚至还是价格不菲的珍贵品种。

比如赦大老爷所在东大院的花园里,栽种的花朵放在外头,都是很抢手的货色。

薛宝钗在建造省亲别院的时候,就已经和赦大老爷商量妥当,移载了不少的东大院花园里的花朵过去。

不仅只是东大院花园里的鲜花,像是府里的公共花园,还有荣庆堂后面的花园都有移栽花朵进入省亲别院。

赦大老爷就是再混不吝,移栽了东大院花园里的花朵,也不会收银子的,不是打他的脸么?

王夫人和老太太都是这样的做派,这里头的花费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可在红楼故事里,单单给大观园采购各种花朵,花费起码都是以万两银子为单位的。

有些事情,真的不能太过深究,不然感觉荣府就跟大傻比似的,任由各种蛀虫疯狂的挖墙脚。

就是有再厚实的家底,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不过好在,这次建造省亲别院,薛宝钗完美完成任务。

至于老太太和王夫人是什么心思,就不是一干小姑娘想要理会的了。

将所有的东西都交接完毕后,一干实战经验猛涨的小姑娘,又回到了女学继续深造提升。

有过好几次集体活动,她们甚至对于外出交际,结交手帕交都没有多少兴趣了。

就感觉,她们和那些依旧生活在后宅里的同龄人,已经完全不是一个频段的思维想法了。

除了帮家里处理一些事情之外,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就只能回到女学继续提升自我。

贾敏的感觉就很清晰,女儿林黛玉经历了这次的督造省亲别院一事后,身上多了几分干练气质。

这叫贾敏十分满意,林家嫡长女就该如此。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算林黛玉的性格开朗,可身上总有一股伤春悲秋的文人气息。

不是说这样的气息不好,只是林黛玉看起来犹如弱柳扶风,再带着伤春悲秋的气息,给人的感觉就是身子骨偏弱。

这可不是什么好印象!

贾敏有心帮着林黛玉改编,却总感觉无从下手。

要说学业,林黛玉相当用功,似乎天生就是读书种子,对于读书的热情相当积极。

有时候,读书过于用功都能忘记用膳,还得贾敏提醒。

受到林黛玉这个长姐的影响,就是其弟玉哥儿对于读书,都多了几分自觉和积极。

贾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虽然此时林黛玉还没有及笄,但是一身学识绝对堪称大师水准。

不管是在规划津门港的设计,还是后面的庄子改建学习,又或者之前的省亲别院督造,林黛玉学到的东西可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颇有进益。

只是总感觉,林黛玉对于所谓俗务,不是特别上心的样子。

这也是她每每只能充当薛宝钗副手,而不能独当一面的主要原因。

就是贾敏这个当母亲的,有时候也感觉莫名其妙,很有些无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可要说林黛玉态度消极,又不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