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法国人的汉洲见闻(第3/3页)

对此,我们所有人在表示惊叹和佩服之余,内心深处无不生出惊惧之心。齐国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以及拥有的军事力量暂且不论,就凭借这威力巨大的蒸汽机车和通行各地的铁路,这个国家所蕴藏的实力,我们法国都不能予以轻忽。

另外,这种神奇机器,我们法国最好也要想尽办法引入国内,这必然会在交通领域内引发巨大的变革。”

——

“1672年10月10日,晴天。

沿着汉洲东海岸行驶,我们会看到一种不寻常的现象,这里的树木没有“林下灌木”。沿途有各种各样的树林、草甸、沼泽,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很远,整个地区或至少一部分可以直接耕作,而无须砍到一棵树。

总体上讲,这片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很高,但某些地方看上去还是光秃秃的。在我的想象中,这个地区就像一头瘦骨嶙峋的奶牛的后背,大多数部位覆盖着长长的毛,但凹凸不平的髋骨异常突出,偶尔的摩擦和撞击使这一部位的毛完全脱落了。

但实际上,那是因为树木长在较低的斜坡上,距离又非常远,林下没有灌木,所以才看着像是光秃秃的模样。

据陪同的齐国外交官员说,这地区的土地肥沃,河流纵横,耕种条件极为优越,是他们国家最为重要的农业产区。那里分布着无数的良田,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甘蔗、土豆等多种农作物。在内陆的深处府,有许多优良的牧场,饲养了数十上百万的牛羊。所有的齐国民众,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幸福地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国土上。

看得出来,这些齐国官员在说及他们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和所取得的成就时,显得非常自信,神情中也充满了骄傲和自得。

说实话,在半个月前,我对齐国人的自夸自说,是非常不以为然的。但沿途经过了许多城镇和乡村后,我认为他们说得可能都是真的,这个国家确实是一个富裕文明的国度。

不论是在建业城,还是威海城,以及我们沿途经过的广陵、云阳、香江等大中型城市,我们没有见过一个乞丐,也没有遇到一个流民。而且,我不觉得这是他们刻意安排出来的景象。

这一切表现出的事物,即使是我们强大、富裕的法国,也是难以想象的事。

我认为,包括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所有的法国人可能对这个国家都有些低估了。

齐国,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