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俄国皮毛生意的悲歌(第3/3页)

面对拥有人数规模和武器优势的渤海国和明国势力的逐步渗透和扩展,俄国人被迫步步后退,不仅丧失了大量拓殖的地盘,也失去了无数获得财富的来源。相较于二十年前,从西伯利亚输往欧俄地区的皮毛数量足足跌了六成多,使得俄国财政陷入一个极为艰难的时刻。

但让人颇为意外的是,欧洲地区的皮毛交易数量,并没有因为俄国输出皮毛总量的减少,而影响整个市场。

从奥斯曼、波斯,以及意大利地区,无数珍贵的紫貂、狐狸、貂鼠、松鼠、海狸、海獭等皮毛源源不断地涌入欧洲市场,甚至不乏被制作成一件件华贵的皮衣、皮帽、皮裙、围脖、斗篷等成衣系列,销售给欧洲的王公贵族和新兴中产阶级。

俄国人从不同商业渠道,隐隐约约获悉,取代他们成为欧洲地区主要的毛皮供应商的国家,是一个位于南方新大陆的国家。他们或许是通过海路,从远东地区收购明国、渤海国手中的皮毛,然后再辗转运至波斯、奥斯曼,然后卖往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

俄国,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商业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侵蚀和抢夺俄国人的皮毛生意。另外,俄国人有理由相信,位于远东地区的渤海国和明国,一定得到了这个南方新大陆国家的资助。否则,此前表现羸弱不堪而且武器极端落后的鞑靼人,为何会拥有数量更多、性能更为先进的火器,将那些曾不断攻城略地的哥萨克人打得抱头鼠窜。

然而,产出不丰、物资贫瘠的西伯利亚,根本不足以支持一支规模庞大的俄国正规军的介入,以至于,那些势单力薄的哥萨克武装被鞑靼人一一击破,势力逐步逼近至贝加尔湖地区。

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稍有不慎,耗费数十年征服的西伯利亚地区,就很有可能被鞑靼人占领,继而断绝俄国人极为依赖的皮毛生意。

鄂霍茨克城督军伊戈尔·斯莫尔尼科夫曾从雅库茨克督军府那里获悉了一条沙皇的训令,要求西伯利亚地区所有殖民据点,务必在获取大量皮毛的同时,还要尽力维持当地城堡的安全,避免被鞑靼人攻破,勉力支撑沙皇俄国于整个西伯利亚的统治。

这个时候,沙皇正在领兵与奥斯曼帝国争夺乌克兰(第一次俄土战争),暂时无力对远东进行有效支援。但沙皇承诺,在结束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后,会流放大量乌克兰地区的哥萨克人和俘虏的克里米亚人,以充实当地的防务。

然而,可怜的鄂霍茨克城堡,并没能按照沙皇陛下的训令,守住这座濒临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据点。城外的进攻者,在花费数天时间,卸下两门火炮,轰塌了一面脆弱的鄂霍茨克城墙,然后以八人伤亡的代价,攻入了城堡。

鄂霍茨克城督军伊戈尔·斯莫尔尼科夫以下数十名被俘哥萨克人、雅库特人被恼羞成怒的胜利者执行了三一抽杀令,射杀于岸边,然后便被抛入冰冷的海水中。

城堡中千余张各类毛皮,数千公斤燕麦,几十桶火药,还有四百多卢布,尽数成为齐国人和明人的战利品。

两日后,这座城堡被举火焚烧,予以彻底捣毁,胜利者带着满满的收获,扬帆起航,朝南方飞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