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终极真相(第2/3页)

他们希望从聂广义的脸上,找出无地自容的表情。

聂广义并没有随了这些人的所愿,他脸上的表情——是没有表情。

聂广义的心里,冒出一个声音,【让毁灭来得更猛烈一些吧!好彻底击碎我的建筑梦。】

谁规定了人一定要有梦想呢?

换一个国度,换一个身份。

拿着妈妈留下的信托,提前过过退休的生活。

岂不美哉?

发布会还在继续,梦心之在台上的演说,也还在继续。

聂广义以为自己会从这一秒开始,封存自己的五感,什么都听不进去。

却偏偏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地通过他的耳膜,印入他的脑海。

那么清晰、那么好听、那么……字字诛心:

“当我得知,丢掉的第一张画,一直都保存在聂广义先生的书房里的时候,我是震惊的。”

“我和聂广义先生,也探讨过,他是不是能从这幅画里面看出什么。”

“坦白说,哪怕是我自己,也没有看出来任何东西。”

“然后,聂广义先生,当即就承认了。”

“他认为他可以看得出来。”

“我没有想到,聂广义先生,今天也会来到现场。”梦心之再次把众人的视线引向聂广义:“既然聂广义先生都来了,那我就想当面再问一次,是这样的,没错吧?”

聂广义举起已经不再受困于肌肉问题的双手,扯起自认为最优雅的嘴角弧度,左右手同时给梦心之点了一个赞。

不是说,喜欢一个人是无罪的吗?

哪怕有罪,也不至于到了需要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扒光了游街示众的程度吧。

或许,这才是真正毁灭该有的样子。

人不怕没有梦想,就怕一辈子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聂广义笑得史无前例地好看。

他一脸的轻松明快,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审判。

梦心之在台上的演说就此继续:

“听到聂广义先生亲口承认,能够从第一幅画里面看出极光之意。”

“在我看来,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因为,就连我自己都只能从第二幅画里面,开始看到雏形。”

“我本人,其实一直都不怎么关注这件事情,直到聂广义先生的抄袭事件开始被热议。”

“我才开始寻找事情的真相。”

“究竟是什么,让我从没有实质性内容的第一幅画画进阶到第二幅。

“只是画技差强人意,内容却是实打实的极光之意。”

“终于,在一个星期之前,我发现了端倪。”

梦心之展示了一张照片。

这是一张合照。

画面里面是梦心之和宗极。

照片的背景,是卢浮宫的玻璃屋顶。

照片的右下角,印有日期,时间刚好是在第一幅画和第二幅完成的中间。

梦心之站在宗极的身边,她左手在脸颊比了一个耶,右手托举着一个白色的建筑模型。

这是一个五层的建筑模型。

每一层都有一个旋转的弧度。

和聂广义设计的Concetto di Aurora外立面有一些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

纯粹的白色石膏,没有极光之意四面都是玻璃带来的通透感,更不是一栋水上建筑。

顶多算是一个半成品。

这张照片,也出现在了梦心之背后的演示文档里面。

梦心之和宗极所在的这个角度,是非常经典的玻璃金字塔打卡位置。

照片逐渐放大,屏幕上慢慢没有了梦心之和宗极,一步步定位到作为背景的卢浮宫玻璃屋顶上。

斜阳把卢浮宫周围的建筑,印在玻璃金子塔的塔尖上。

随着照片里面的人物慢慢消失,被放大了的玻璃金字塔屋顶,出现了梦心之手里模型的倒影。

原本在梦心之手上略显单薄的模型,在玻璃金字塔的倒影里面,像是立在了水上,建筑外观,也变得丰富起来。

倒影在演示文稿里面继续放大,周边不相关的元素,被逐一分离。

分离到最后,就出现了和极光之意几乎一模一样的一栋仿佛立在水上的建筑。

梦心之在台上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我才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两个月之后,画出极光之意的雏形。”

“原来我是真真正正地见到过这个画面。”

“从卢浮宫回国之后,我不止一次地拿出过我和爸爸在卢浮宫外面拍的照片。”

“我可能并没有特别仔细地关注这个倒影。”

“只是看的次数多了,在脑海里面,留下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影像。”

“这大概也解释了,我一个从来没有学过建筑的人,为什么能画出这样的一栋概念水上建筑。”

“从我看清这个倒影开始,一切的焦点,就到了年仅八岁的我,手上为什么会有一个石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