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情有独钟(第3/3页)

这就和浙博把万工轿拆了,对每一个花片进行清洁,再重新装回去是一个道理。

万工轿还是那顶万工轿。

还是和以前一样的级别。

不会因为拆开了再重新组装回去,就失去了文物属性。

聂广义老早就可以开始万安桥的重建了。

不缺技术也不缺钱。

在聂广义看来,万安桥烧成这样,和薛宅、文重、文兴这三座浙南的国宝级文物的情况不太一样。

聂教授却觉得,万安桥还是有机会的。

毕竟石墩还在,一边的桥屋也还在。

并不一定完全没有办法保留其文物属性。

聂教授非常不聂天勤地向聂广义灌输【只要努力了,哪怕不成功也没有遗憾】。

这样的行为,极度不符合把名誉看的比什么都重的学界泰斗的人设。

有些人,之所以会一直成功,就是他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放在过去,聂天勤是接受不了失败,并且只会在舒适区待着的。

年过七旬,倒是多了一份年轻人的闯劲。

“我要去!”

梦心之有点激动,甚至都没有反驳聂广义一时嘴快的那些明显和事实有着过大偏差的地方。

“啊?”聂广义反而有点不会了,“姑娘的意思是,你今天连夜和我赶回长桥村?”

“是啊。万安桥被烧成这样,要是还能保留文物属性,将会是一个极具时代意义的事情。对我国的木构文物保护,也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听起来,姑娘似乎对木构建筑很有研究……”

聂广义意味深长地看向梦心之。

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此刻,他特别需要得到姑娘的一丝丝首肯。

自负的人,通常都自卑。

聂广义表现得越志在必得,就说明他在面对宗光的时候,有多心虚。

“是有一些研究,但没有很多。”

姑娘没上道,聂广义只好继续循循善诱:“姑娘为什么会对木构文物感兴趣?”

“因为好看啊,我一直都觉得,有七千多年历史的榫卯结构,是对世界建筑史最大的贡献,这项独属于中华大地的独特工艺,只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

“啊,是这样,所以姑娘也对木拱廊桥有着特殊的情感,是吗?”聂广义还没有放弃引导。

“不止啊,我国类似的木构文物有很多,不说别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里面就还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凿孔穿榫,气势雄伟,结构严谨,工艺精湛。”

“哦。”聂广义很是有些失望。

一为,姑娘并不像他那样专一,只对木拱廊桥情有独钟。

二为,姑娘并没有对他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情有独钟。

最让聂广义接受不了的,是姑娘在他的失望之中,越发兴奋,直接两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