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匿名

校艺术节是上半年最重要的校园活动,持续三天,白天正常上课,林林总总的小活动安排在前两晚,最后一晚是大型文艺晚会。

操场被征用,靠近篮球场那侧搭起三米高舞台,台上液晶屏、灯光、音响等,像大剧场一样齐全。操场剩下的部分是观众席,最前方几排留给嘉宾及校友,高三紧随其后,再是高一,挑大梁的高二年级则位于最后。

这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就像巨型发动机,连学校里最疏于集体活动的人诸如乔青羽,都被卷进来了。

她被指派了一个任务:写嘉宾卡。据说以往都是打印的,所以乔青羽合理怀疑这是孙应龙特意为她争取的“福利”。她不想辜负他的好心,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把一百多名嘉宾的名字用狼毫认认真真写在卡纸上。

这其中就有“明郁”——为了把这两个字写得更好看,她在草稿上反复练习多次,并后悔自己平时练习软笔太少。可当她把这块牌子放在嘉宾席第一排的正中间后,她就释然了——有什么精益求精的必要呢?毕竟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永远不可能认识她。

艺术节那一周校园里的气氛大不同于以往,到处兴致高涨,繁忙,有序。明盛参加本就让人兴奋,苏恬争不过邓美熙则是热辣的佐料,让很多人津津乐道。不过,大部分人的消息是滞后的。与明盛同班的乔青羽,在苏美战争之后的次日,就知道了明盛也去找老师在节目中砍掉邓美熙这件事。

结局在所有五班人的意料之中,老师同意了,还让明盛改了节目内容。

这丝毫不影响邓美熙的胜利感,毕竟,在所有人眼中,她还是赢了苏恬。别人问起,她就解释说因为她的节目大家已经看过很多次了,明盛很少独奏,更值得在舞台上展现。也有人问明盛改了什么曲目,他却难得地讳莫如深。

“到那天不就知道了。”他漠然回答,表现得根本不愿谈论这件事似的。

那周他连续请了三天假,说是在校外排练。彩排时轮到他,他就在钢琴上随便敲个曲子了事。有人心生不悦觉得他敷衍,可老师都不说什么,他们便也不说什么。

到晚会当天下午,两辆中巴开进校园,抬下架子鼓、低音提琴、键盘,走下若干拿着大提琴小提琴吉他的陌生年轻人时,大家才知道原来他谋划的是一个大动干戈的节目,大到搬来了寰外的校乐队和市青交的小乐团。

然而钢琴呢?钢琴竟然撤了。直到演出正式开场,液晶屏上显示明盛的节目是“独唱”,大家才发出一阵惊喜的尖叫。

他的节目在开场后第一个,唱的仍旧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乔青羽呆坐着,任由他克制的,洒脱的,饱满温柔的声音穿过整个操场穿透自己,逃无可逃。

-

校艺术节文艺晚会算是给高三年级高考前最后的放松,那之后,万物归位,操场重新让位给寂寥的风,空气中渗满紧张的情绪。

艺术节那几天因回家晚,王沐沐没来乔青羽家,那之后的周末她也没来。将近一周没见王沐沐,将近一周没和人好好讲话,遥远的熟悉的孤独感卷土重来,乔青羽有些窒息,仿若跌进了真空。

她们两个在学校里几乎不见面。高三独占另一栋楼,与高一高二的教学楼隔着图书馆相望,王沐沐像大多数高三学生一样除了吃饭就不下楼,乔青羽则从未越过图书馆一步。

乔青羽不是没有这种感觉——她们的友谊就像一朵私密的花,诞生于朝阳新村那个逼仄的笼子,在昏暗的室内生根绽放了,挪到学校毒辣的阳光下会迅速枯萎。她动过找王沐沐的念头,可一想到自己和蒋念那飘零的“友谊”,她就放弃了。沐沐姐在学校不缺朋友,她想。

第二周王沐沐也没来。李芳好问起过,乔青羽说她学习太忙,跑来跑去麻烦。

“最后冲刺阶段是紧张的,”李芳好认同地点点头,“这几天他们家倒是安静,估计为了她能好好学习,他爸妈不瞎闹了。”

笼子里又只剩自己,乔青羽觉得孤寂。虽然王沐沐没来,李芳好也没再把乔青羽锁在里屋,但活动空间大了反而加重了乔青羽心里空落落的感觉。也许,这就是落差吧,就像王沐沐之前说的,上天给你美好又拿走,是最残酷的。

你得学会接受,乔青羽告诉自己。她有一百个理由为王沐沐开脱,唯独不敢触碰一件事,那就是明盛又唱了《一场游戏一场梦》——愚钝如她,也完全接收到了明盛唱歌时的心碎和深情。

-

周五,小雨,王沐沐来了。她来得很晚,将近十点,当时李芳好乔陆生乔劲羽都在家。

“我能在你这睡一晚吗?”一进门她就小声问乔青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