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三更合一(第4/6页)

现在风气保守,人言可畏。

确实是很难推进。

等周时誉洗完碗出来,宋知婉就这么看着他。

“周时誉,你好了么?”

周时誉心早就软得一塌糊涂了,他走到了宋知婉的旁边坐下,开始和她正式交谈。

“是人工呼吸的事情吧,你试过在学习班了?”

宋知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这是什么意思?”周时誉疑惑。

宋知婉忍不住笑了起来,就把汪常偷了自己教学资料的事情给说了,这也算是误打误撞的帮着自己彻底断了这个犹豫的念想,她是肯定不敢再在学习班做这个推广了。

听是这么回事,周时誉也觉得好笑,那汪医生也是够倒霉的,偷什么不好,偷两口子都觉得行不通的东西去教。

周时誉觉得这真的要能救人的话,他是愿意学习的。

有什么比兄弟们的命,还要重要的呢。

周时誉道:“首先你能想到,来寻求我的帮助,说明你有进步,这一点我要夸奖你,以后也要凡事都想到我,其次呢,你说的这个方案,我觉得是可行的,回头你教了我,我就去和上面提,我觉得这个人工呼吸更适合在部队里推行,如果能成功,记你一功!”

听周时誉这么说,宋知婉觉得他实在是太懂自己了,竟然猜到了自己是要在部队里做这个,真的是有些佩服了,周时誉虽然没文化,却是真的聪明。

听到宋知婉这么说,周时誉倒是毫不谦虚。

“你还真以为打仗那么容易?要是没点脑子想法,很容易吃大亏,这一招叫做徐徐图之。”

又跟宋知婉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她感受到了周时誉的闪光点,和两人思想上的契合,不由道:“你要是好好读书的话,一定能有大作为的。”

“我现在的作为就很大了。”周时誉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很懂得知足的,“不仅活得好好的,还能娶到你这么个漂亮媳妇,老天待我实在是不薄。”

要知道有多少兄弟,可能都没能活着回来娶媳妇。

宋知婉亲了一口周时誉,站了起来,“行了周大团长,赶紧洗漱睡觉吧,睡得好能多活些年头。”

话音刚落。

宋知婉就发现自己腾空了,是周时誉把自己直接抱了起来。

他一本正经道。

“报纸上说,常年做运动,也能延年益寿。”

宋知婉:“?”

看的都是什么鬼报纸!

……

这个事情得从长计议。

宋知婉知道不能操之过急。

反正有了周时誉在,部队里的推广是迟早的,至于能不能推广到其他地方,宋知婉觉得,这是很长的一步了。

教会了周时誉之后,他明明学会了,每天还借着这个理由,理直气壮的要复习,真是让宋知婉都有些哭笑不得。

好在的是,这个事情,交给周时誉,她也算是放了心了。

这一日,宋知婉又收到了来自《人民日报》和《京城青年报》,还有《大公报》的来信。

最令宋知婉惊讶的,这一回她竟然上了两个。

分别是《人民日报》和《大公报》。

全都是关于学习班的。

这算是宋知婉近期遇到,最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不仅如此。

《人民日报》她还上了两篇,第二篇的稿子更是被放到了十分显著的位置,这一下宣传效果恐怕只会加倍。

而王英那边也来了消息。

不过她是气呼呼上门的。

王英咬着牙道:“我写的那篇报道,被梁干事给扣下来了。”

现在宣传科,正在为了要不要让这篇稿子交到《南城日报》上,而激烈争吵着。

梁柔的意思是,“合着酒水厂现在的变化,全都是宋医生的功劳?那你把领导们放到哪里去了,齐科长,我认为咱们酒水厂不能搞这种个人主义,要荣誉那就得大家一起分,而不是全都给了宋医生一人,那对其他人不公平。”

齐科长没吭声。

王英自然是据理力争,“我写的这些都是有理有据的,全都可以查询,我也看过先前梁干事写的一些文章,其中也不乏一些个人的事迹,怎么梁干事能写,我就不能写了?”

“那能一样么,我写的是什么人,你写的又是什么人。”梁柔语气里不屑。

在梁柔看来,宋知婉才来酒水厂没多久,而自己报道的,不是兢兢业业的厂长,就是劳苦功高的副厂长,那全都是在酒水厂待了不少年头的,跟宋知婉能一个等级么。

也不知道王勇是怎么想的,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王英道:“我写的是救死扶伤的医生!”

“那又怎么样,她有做出过什么巨大的贡献么?”

“为降低职工的医药费,宋医生千辛万苦找草药,拥有了属于医院特有的药材,降低了医药费,这是其一,为了酒水厂的效益,她想到了制作药酒,给厂内提供了新的流水线岗位,增添了好几条生产线,咱们厂将来还会因此开办新的药材厂,这能解决不少南城人工作的问题,这是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