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三更合一(第3/7页)

这是偷偷摸摸的干大事。

这上百号人,一方面是护着南城的秩序,一方面是来了西郊这边帮忙,按照轮班次,到了这边帮忙,自然就有饭吃。

宋安清现在的研究粮食,还不需要往上交。

所以满足这百来号人的饭,还是很容易的。

加上海边的海鲜也多,菜都能解决了呢。

周时誉听了宋知婉的话,多看了会儿,也发觉这些孩子干活很积极,也没有说偷懒什么的,干一天活就能吃饱饭,这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顶顶好的事情了。

宋安清大老远就看到她们了,朝着她们招手。

几人会和。

宋安清笑着道:“时誉,你总算是回来了,咱们今天可得好好喝上两杯。”

“这是当然,大哥,该说不说,你这个地方要是弄好了,往后南城哪里还怕吃不饱饭啊。”周时誉的语气里是满满的敬佩。

宋安清也不骄傲,和周时誉说着自己的规划。

“你别看就那么一小块地能种粮食,往后我和你承诺,不仅是这里,每一块地都能种上各种各样的粮食,这将是最大最大的农场了。”

周时誉当然相信。

宋安清就不是一个会说假话的。

一件事情只要他能说出来,那基本上就是得乘二的。

他就是谦虚。

这一顿饭吃的,算是开怀。

回去路上,周时誉还说,“大哥这一步走得好,那地方就是个宝地,别人看着是荒芜,但要是真能搞好了,那么多的土地,能种多少粮食,我们做百姓的最想要的是什么,不是钱,不是物,是这张嘴能吃饱饭啊,等往后大哥绝对是南城的功臣。”

宋知婉自然也是这么想的,要不然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让宋安清选择走这一条路,谁不知道接下来大学的情况有多恶劣。

现在这样,就是正好的。

七月份结束。

周时誉也该回去了。

宋知婉一大早就送走了周时誉,双胞胎在这一个月的相处,也习惯了周时誉在家。

慢慢的也有了父亲这个概念。

没想到周时誉又走了,两孩子接下来几日都没好好吃饭。

不过好在的是。

没过几天,周时誉就能回来。

宋知婉接下来的时间,不是治疗韦兴,就是去西郊那边。

因为双胞胎喜欢,他们特别喜欢在这边玩。

没多久。

周时誉果然回来了。

宋知婉给人做了一桌好菜,一家四口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

不过宋知婉却没有听到周时誉,说起过回到南城是做什么。

周时誉似乎也不打算说。

周时誉离开两年,他原先的位置,早就被人顶上了。

而他现在没有选择留在京城,反而是回了南城,这让荣军还有些犯嘀咕。

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和刘桂花说起了。

“你说上面是打算怎么安排周团的?”

虽然已经不是团长,但荣军叫习惯了。

刘桂花也觉得有些尴尬,虽然说她觉得荣军升上去是好事,可问题是她们两家的关系好,现在这么一搞,就感觉有点像是占了人家位置似的。

而且上面也迟迟没有给周时誉安排去处。

这都好几日了吧。

刘桂花不懂这些,但还是觉得请面上过不去,不由道:“咱们请周团一家子吃顿饭吧,虽然以后你们不在一起做事了,但总归两家关系好。”

“我也是这么想的,请吃顿饭吧,别叫周团家对咱们家有什么想法。”荣军这么说。

对于顶了周时誉的位置,荣军还有些不好意思。

宋知婉下了班回来,就和周时誉说了。

“桂花嫂子说要请咱们吃饭。”

她把包放下,走过去道:“你说是不是因为你工作的事情?”

周时誉笑了笑,“应该是的,咱们两家关系好,恐怕荣团两口子都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想着和咱们吃饭亲近亲近。”

他其实觉得没什么。

哪有什么顶位置一说。

自己走了,肯定要有人上来,总不可能这个位置,一直都留着,就为了等他回来吧。

而且周时誉走了之后,本来就算是从这边离开了,已经不算是南城部队的人,大家都知道他是要往上升的,现在周时誉没选择去京城,也没选择去北方,所以才回来了。

上面怎么安排,谁也不知道。

这不算是顶位置。

周时誉怎么可能还会怪荣军。

宋知婉摇头,“这事情也不算什么,都是上面安排,你们也都是服从安排,没必要往心里去。”

反正她没往心里去。

换做是自己。

如果是荣军走了,周时誉升职,得了荣军的位置,而荣军回来却是没了去处,要让她觉得内疚,是必然不可能的。

这是靠周时誉自己的能力得来的,为什么要内疚呢。

要是真这么想,那她们成什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