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火苗(第2/4页)

良嫔深吸一口气,胸口的疼痛似乎更加重了,但是她竟然升起一种欢喜,她好像有办法了。

她虽然容貌不错,但是性子不够讨喜,同皇上也没什么话讲,这才在生了胤禩之后就默默无闻起来。

相比于得宠的那些妃嫔,良嫔实在是不显眼,能够封嫔也不过是胤禩长大后在前朝做事得到不少赞赏,为了儿子面子好看,康熙才给她提的。

细细一算他,她们母子的好日子也就过了十年不到。

她出身虽然不好,但是并非罪人之后。

辛者库是满语,汉意为内管领,辛者库包衣管领之下的一种建制,多数是因为被罚进入,但是也有部分是因为家族人少被编入,当官等都是正常的。

不过不同之处在于,例如宜妃等包衣出身妃嫔均是上旗包衣,几乎是从来没进过内务府做事,家里人几乎都是带兵的将军,亦或者如德妃祖父那样是御膳房总管。

良妃不同,她是内管领的女儿,出身就要低了许多,她也是第一个出身内管领的妃嫔。

她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她的出身竟然会成为胤禩被皇上羞辱的理由。

因为她出身卑贱,所以她的儿子品行就不好,如此岂不可笑!

可是良嫔毫无办法,她做不了任何事情,甚至哭泣都不敢大声,若是传出去便是对皇上心怀怨怼。

她的胤禩已经那么辛苦了,那么努力才走到今天这步,她绝对不能拖后腿。

良嫔一贯柔弱沉默,如今面对儿子的困局却是为母则刚,她打定主意要赴死。

妃嫔自戕是大罪,她不能做的明显,她真能更是一点一点,叫自己死的快一点,又要不能太快被人瞧出来。

她一日只用一餐,只用一点点东西,晚上入睡的时候掀开被子,早上再盖好,她打定主意一点一点消耗自己的命。

如此半月下去,良嫔已经是骨瘦如柴,她越发的恨自己身体太好,叫她觉得幸运的是她赶上了第一场春雨,如愿以偿的发热。

她不敢死的太快,每日虽然喝药但是只喝一半,剩下的倒在不显眼的各种地方。

良嫔生病,作为儿子的胤禩是应该进宫来探望的,但是不巧的是胤禩也病着呢,只能是八福晋进宫来侍疾。

“额娘千万要保重身体,八爷也惦记着您的病呢。”

八福晋伸手给良嫔端来药碗,喂给她喝。

良嫔脸色蜡黄嘴唇苍白,一双眼睛已经看不出曾今的柔婉多情。

她握住八福晋的手问道:“胤禩怎么样了?”

八福晋看着良嫔的眼睛,心里颤动,“八爷也是生了病症,太医过去开药之后就喝下了,只是睡的不大安稳。”

良嫔点点头,又虚弱的靠回去,咳嗽了几声后自己拍着顺气,然后对着八福晋叮嘱道:“胤禩身子骨不算健壮,你作为福晋要好好照料,天气一变就吩咐奴才准备好。”

“奴才们伺候的到底不够细心,只有咱们娘俩才是最惦记他身体的,你说是不是?”

“他从小就是个倔强的孩子,能够吃苦,不怕吃苦,他七八岁的时候就每日苦读,那么多年从来不曾停歇,即使是上书房放了假,他也要自己在书房里学习。”

“我知道他什么都做的好,唯一不好就是太爱为难自己,你以后要劝着些,身子才是最重要的。”

“胤禩最爱吃牛舌饼,但是不喜欢枣泥,我知道他偶尔爱喝酒,你也劝着些。”

良嫔絮絮叨叨的说,八福晋也就低下头认真的听,她已经察觉出良嫔的想法,但是她也认为如此才是正确的。

只要良嫔存在一天,辛者库贱妇所生这句话就会一直伴随着胤禩。

八福晋回府后将一切隐瞒,并未把自己猜测同胤禩提起,只是说良嫔一切都好。

胤禩明明自己还病着,却撑着精神嘱咐奴才派人进宫小心照顾良嫔,万万不可疏忽。

胤禩逐渐好转,良嫔却越病越重。

翊坤宫。

宜妃浑身发冷的看着地面发呆,宫人送过来良嫔的消息,说是估摸着时日不久了,要早早准备着。

或许是同为母亲的直觉,她已经猜到良嫔是故意放任自己死去的。

过来做客的平妃也忍不住叹息,“良嫔也够可怜的。”

宜妃看看她,却道:“意料之中罢了。”

良嫔被称呼为辛者库贱妇,那就是把脸皮撕碎了放在脚下踩,不仅要踩,还要说你的卑贱也连累了你儿子。

如此一句,良嫔如何还能活下去,连死都得细细谋划才可以。

康熙四十八年四岁初二,良嫔薨。

皇上追封为良妃,并且恢复胤禩的贝勒爵位。

听闻死讯的那一刻,胤禩只觉得天旋地转,直接昏死过去,太医施针之后才转醒,扶着侍卫的手臂才堪堪爬上马车。

皇上现在还带着太子在外出巡,其余皇子均是留在京城,纷纷进宫祭奠良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