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三更合一(第2/7页)

而文静又接到了郁珩的电话:“方柔姐说他们一家也住在京都,什么时候都方便,看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文静就说那下午三四点吧。

她吃了午饭午睡起来正好去见他们。

原本地点也要让她来定的,可是文静说不知道,让他们定了告诉她就行。

于是方柔一家特意选了一个距离文静家比较近的私人会所。

文静到点儿准时和三元、全继军一起过去。

方柔和一个男人一起站在门口等他们。

见到文静立刻快步迎了上去。

方柔先对文静道谢:“谢谢你愿意帮忙。”

文静摇摇头,看了一眼她旁边的人,说道:“我们进去说?”

方柔和男人都有点紧张,点了点头在前面领路,一起往包厢里面走去。

文静低声说道:“不是大问题,不用担心。”

方柔和她的老公贺志军立刻点了点头,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方柔,找文静帮忙之前,她就自己猜测过,文静处理的那些跟鬼怪有关的事情估计都比较严重。

看看那个吕家栋、再看看那个桑宇彤……

一个个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所以她来找文静求助,难免有些紧张。

听到她说不是大事,她稍微松了一口气,但心底那颗大石头也只是悬空了一半,并不是完全落下了。

直到进了包厢里,文静单刀直入地告诉她们:“你太奶奶缺钱花了所以一直给你托梦。她只能托梦一星期,你再没有反应,她就只能再想别的办法了。”

方柔的老公贺志军今年五十五岁,他五岁的时候太奶奶去世。

当时他们家还没什么钱,住在一个比较偏远贫困的山沟沟里头。

那时候农村都是土葬,人死了在自家的地里面找一块风水好的下葬。

后来他长到十几岁,高中毕业后,一穷二白南下沿海城市打工,攒钱自己摆摊、开店,一步一步做到如今在京都开了好几家公司的程度。

可以称得上是成功人士了。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的事业也越来越忙碌。

很少有时间能回老家。

一是那个山沟沟里的人现在几乎全都搬出来了,年轻人们都出来到大城市里找工作,但凡挣到了钱的,都会想办法把家里父母孩子接出来。

没办法,他们那个山沟沟里头交通非常不便,旅游是肯定搞不起来的。

坐火车都还得坐车到市里头,路上就得花五个小时左右。更别说坐火车或者高铁去其它地方了。

到他们那里的路程也是一样。

于是回家的人越来越少。

贺志军的家里人在他挣到钱以后也早就全部接出去了。

一开始他们还会每年清明和过年的时候给村子里的人打电话,让他们帮忙烧点纸钱。

或者是自己在城市里的十字路口画圈烧纸。

后来大城市都搞文创,不允许再在地上烧纸。

他们就只能拜托村子里的人。

但后来村子里他们熟悉的老人渐渐去世了、或者是跟孩子一起搬走了,年轻人们更是长大都往外跑了。

村子里再也找不到人可以托付帮忙烧纸了。

贺志军总不能为了烧纸,花差不多两天时间跑一趟老家。

第一年没给老家的坟头烧纸,爸妈清明节、过年的时候都念叨了,贺志军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第二年爸妈只是提了一句,没说要回去,贺志军这种愧疚的情绪更淡了一些。

第三年、第四年……

到了现在,不管是清明节还是过年该上坟烧纸的时候,他们已经很少提起老家了。

只是偶尔怀念从前的时候,会随口感慨一句:“好些年没有回去喽!也不知道老家现在什么样、还住着几户人家。”

其它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几十年过去,冷不丁听到太奶奶,贺志军愣了一下。

他和方柔多年夫妻,两人的夫妻感情一向不错。

他也从没有瞒过方柔家里的任何事。

方柔也知道丈夫老家是偏远山区里的、知道老家现在没什么人了。

他自己、他父母都没有惦记着要回老家去上坟烧纸,她当然不会主动要求去了。

她身体不好,腰受过伤,长时间坐车对她的身体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所以他们夫妻俩,谁也没想到居然贺志军连续做梦梦到太奶奶,居然是因为他太奶奶缺钱花。

贺志军都愣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我太奶奶?她因为我们这些年都没给她烧纸,在地府里缺钱花?所以给我托梦?”

文静点头。

贺志军也是从打工仔一步一步变成大老板的人,圆滑、健谈、长袖善舞才是别人对他的印象。

但今天,看到文静时,他就有一丝紧张。

听到她的话,他则是愕然。

现在见她肯定地点了头,他更是有些讷讷:“可是、可是我们都有好些年没有回过老家去上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