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特别节目采访(第3/4页)

杨怡伸手敲了敲门。

“当当当!”

咔!

房门打开,露出一张人脸。

“姜歌?”杨怡眼睛一亮,随后自我介绍道:“我是除夕特别节目《又一年》的记者杨怡,替观众来看一下今年的语言类节目的演员阵容,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姜歌知道眼前这位记者是谁,当然也知道《又一年》这个节目,所以立刻让开路,微笑着说道:“方便方便,快请进。”

“谢谢!”杨怡一边往屋子里面走,一边朝着摄像机的镜头说道:“大家注意,千万不要眨眼呦。”

进入休息室。

只见二十多人围在一起,有小品演员,有相声演员,有影视演员,还有歌手,大家全都聚在一块儿,很显然不是在排练节目。

“姜歌,大家都在干什么?”杨怡小声的问道,生怕打扰到大家。

“几位老师正在给我们讲述他们参加春晚时发生的一些趣事。”姜歌如实说道。

“是吗?”杨怡冲着镜头一甩头,“来,咱们也去听听。”

说完走了过去。

镜头跟着移动,穿过人群,对准最里面的几位春晚老将。

“要说最令我难忘的,肯定是13年那次,刚一上场我就懵了,因为道具没带,而且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具,当时我的大脑里面一片空白,后来借着搭档的掩护,赶紧回去取道具,等到演完之后,我的后背全是汗,最里面那层衣服已经湿透了……”

“说起道具,我也吃过一次亏,但我不是没拿道具,而是当时太专注,一不小心用力过度,道具坏了,我那个心,当时都快跳到嗓子眼儿里了,观众还以为我是故意的呢……”

“你们这都不算什么,记的09年,我跟老于合作,当时因为前面的节目超出了时间,我们临时接到通知,必须将节目压缩一分半,一分半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你们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台词多少包袱吗,当时我们连沟通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硬头皮上,台词说的就跟连珠炮似的……”

杨怡一边听一边笑,还不忘对镜头说道:“大家都听见了吗?这些可都是从来没有公开过的内容?”

接着,她轻轻地拍了拍一位演员,然后指了指镜头,轻声问道:“潘老师,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

“你请问。”潘富强转过身说道。

“是这样的,现在距离春晚播出只剩下不到五个小时了,往年这个时候来采访,大家都在紧张的对台词,而今年我看大家好像都很轻松,这是为什么呢?”杨怡好奇的问道。

刚才在外面看到对台词的刘娟和周程程,那才应该是大家的正常状态。

“哦,其实是这样的,几位老师看到一些青年演员比较紧张,所以通过讲述以往在春晚上发生的趣事,来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潘富强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几位老师真的是太有心了。”杨怡说道。

“嗯,特别是徐老师,他不仅要为我们排练节目,还一直想方设法的开解那些第一次参加春晚的年轻演员。”潘富强认真的说道。

“是吗?不知道徐老师在哪?”杨怡向人群里面望了望,大多数人她都认识,但是没见到一个姓徐的。

“他在你们身后。”潘富强说道。

杨怡立刻看过去,镜头也随之转了一百八十度。

原来在她们身后一直藏着一个人,这个人站在角落,拿着手机不知道在看什么。

杨怡在看清这个人时微微一怔,随后对着镜头说道:“大家看看我发现了谁,相信许多观众都认识他吧?没错,他就是《美味的历史》的主演徐杰,据我所知,他虽然不会出现在今晚的小品当中,但他却是其中几个小品的作者和导演,来,让我们去采访采访他。”

杨怡走上前,将话筒伸到男人的面前,“你好,请问……”

“演员在那边。”徐杰伸手把挡住手机的话筒推到一边,然后指了指刘吉安等人的方向。

“徐老师,我想采访的人就是你。”杨怡说道。

“不好意思,我签了保密协议,他们什么都不让我说。”徐杰随口说道。

“徐老师,徐老师?你能不能抬头看看我?然后跟电视机前的观众打个招呼?”杨怡提醒道。

如果不是正在采访,而且还是直播,她一定要看看对方正在看什么东西,那么专注。

徐杰正在利用空余时间修改电影剧本,听见记者的话后,缓缓的抬起头。

然而当他看到面前的记者和镜头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主持人杨怡,他是认识的,这段日子经常来华夏电视台,还去食堂蹭饭,没少遇见过对方。

还有摄像机,上面亮着灯,也就是说,现在正在工作。